[实用新型]数字化给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59393.2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俊德 |
主分类号: | F16N25/00 | 分类号: | F16N2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陈书诚 |
地址: | 410083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化给油装置,属于流体的分配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矿山、建材、发电等行业和大型工程机械中,原始的油盒给油方式在这些应用领域逐渐被淘汰,而应用较多的润滑油、润滑脂的分配装置主要采用双线分配器和单线式分配器,其缺点是只有机械部件,不利于控制和检测。近年发展了电控分配器,电控分配器包括换向阀体部件和定量部件,现有的电控分配器的组合方法是将数个换向阀依次用螺栓串联在一起,使油脂从前一个换向阀通到后一个,再从各换向阀的出油口流出。此结构的缺点较为明显,只要其中某个换向阀的润滑点堵塞,必须将串联好的换向阀依次取下,换掉中间那个已堵塞的换向阀,再将各换向阀串联好才能重新开始工作,处理时间长,更换的地方往往在现场,环境较差。更换或清理换向阀可能导致系统停机很长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和检修、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且不易卡堵的数字化给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数字化给油装置,包括数个换向阀和与各换向阀连通的定量检测阀,还包括一底板,各换向阀安装在所述底板上,该底板上有一条进油通道分别通向各换向阀,并且该底板上还对应于所述各换向阀提供了底板排油通道。
所述各换向阀与底板之间的连接采用板式连接。
所述各定量检测阀与各换向阀之间的连接采用板式连接。
所述定量检测阀和各换向阀也可以设计制造为一个整体。
所述底板还包括卸油通道,卸油通道与各换向阀的卸油腔连通。
所述底板上对应某个或某几个换向阀设有成对的排油通道,该成对的排油通道分别与换向阀的左排油口、右排油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上采用板式叠加连接,将各换向阀独立安装在底板上,使换向阀并联于油路中,通过底板上的进油通道为每个换向阀供油,如其中任何一个换向阀发生故障,只需单独换下即可。由于单个换向阀重量轻,一般可直接更换,而将问题换向阀拿回专门的检修间修理,检修条件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音面示意图;
图3是图1B-B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另一极限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从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仍然包括换向阀1和定量检测阀2,在换向阀1的阀体向下表面连通有进油口11、左排油口14和右排油口15,向上表面连通也有右进出油口12和左进出油口13,在定量检测阀2的内腔中有一个可以密封滑动的柱塞22,该柱塞22将阀体内腔分成了右腔21和左腔23,分别与换向阀1上的右进出油口12和左进出油口13连通。在换向阀1的底部还包括一底板3,在底板3的中间位置处有一进油通道31,该进油通道31能为每个换向阀单独供油,与各换向阀对应的排油通道分居该进油通道31的两侧,分别为左排油通道32和右排油通道33,且左右排油通道都与各出油口34相连,在排油通道的外侧还有一卸油通道35,在底板尾部有与卸油通道连通的卸油口36,该卸油通道35可连通到各个换向阀的卸油口,为之卸油,少量泄漏的润滑油、脂经过卸油通道35由卸油口36排出,以便换向阀1的阀芯可以自由滑动。在定量检测阀2的开口处安有一个检测元件4,该检测元件4能检测柱塞22的位置。
当换向阀的阀芯位于左边极限位置的情况时,换向阀1的进油口11和右进出油口12连通、左进出油口13和左排油口14连通、右排油口15封闭,润滑油从底板的进油通道31沿进油口11、右进出油口12流入定量检测器的右腔21,柱塞22在油压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左腔23中原来存储的润滑油沿左进出油口13、左排油口14、底板上的左排油通道32到达出油口34,如图3所示,当柱塞22达到其左极限位置时,出油口34排出一份润滑油,其体积为柱塞22从右极限位置到达左极限位置时左腔23体积的减小量。
当换向阀1的阀芯在阀芯驱动机构5的作用下达到右边极限位置的情况,此时换向阀1进油口11和左进出油口13连通、右进出油口12和右排油口15连通、左排油口14封闭,润滑油从底板的进油通道31沿进油口11、左进出油口13流入左腔23,柱塞22在油压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右腔21中原来存储的润滑油沿右进出油口12、右排油口15、右排油通道33到达出油口34,如图4所示,当柱塞22达到其右极限位置时,出油口34排出一份润滑油,其体积为柱塞22从左极限位置到达右极限位置时左腔23体积的增加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俊德,未经杨俊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93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焚烧余热回收锅炉
- 下一篇:分离式车灯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