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翼防泄漏的转子式机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59541.0 | 申请日: | 200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许仲秋;刘光明;李新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10 | 分类号: | F04C2/10;F04C29/00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潘桂英 |
地址: | 421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翼 泄漏 转子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式机油泵,特别是一种防止侧翼泄漏的转子式机油泵。
背景技术
现有转子式机油泵的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它包括泵盖1、泵轴2、外转子3、内转子4、泵体5和传动齿轮6。在泵盖1上设有进油腔1-2和出油腔1-1。泵轴2安装于泵盖1和泵体5的轴孔内,外端与传动齿轮6连接,泵轴2和传动齿轮6采用过盈配合。外转子3安装在泵体5的型腔内,外转子3的型腔内安装有内转子4,内转子4安装在泵轴2上,内转子4的轴孔和泵轴2采用过盈配合。泵盖1与泵体5通过螺纹连接后安装在发动机机身前端,起到隔离和支承作用。
现有转子式机油泵存在一个侧翼泄漏的问题,当安装在泵体5型腔内的外转子3和内转子4相互转动时,在泵盖1上进油腔1-2和出油腔1-1内侧内转子4的顶圆与外转子3的相交处,形成两处缝隙K1和K2,这样会使出油腔1-2的压力油从缝隙K1处泄回到进油腔1-2,造成流量的损失和功率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侧翼泄漏的转子式机油泵,以减少润滑油内部输油的损失,提高转子式机油泵泵油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翼防泄漏的转子式机油泵,它包括泵盖、泵轴、外转子、内转子、泵体和传动齿轮。在泵盖上设有进油腔和出油腔。泵轴安装于泵盖和泵体的轴孔内,外端与传动齿轮连接,泵轴和传动齿轮采用过盈配合。外转子安装在泵体的型腔内,外转子的型腔内安装有内转子,内转子安装在泵轴上,内转子的轴孔和泵轴采用过盈配合。泵盖与泵体通过螺纹连接后安装在发动机机身前端,起到隔离和支承作用。
为了防止转子式机油泵侧翼泄漏,在泵盖的出油腔上增设了凸出的半圆型防泄密封区,半圆型防泄密封区正好挡在内转子的顶圆与外转子相交时形成的缝隙K1处,用以阻止压力油的回泄,进一步提高了机油泵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泵盖1的出油腔上增设了凸出的半圆型防泄密封区,半圆型防泄密封区正好挡在内转子的顶圆与外转子相交时形成的缝隙K1处,用以阻止压力油的回泄,减少了润滑油在泵腔内倒流的损失,提高了机油泵的输油效率和供油量,使发动机的润滑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的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为现有的转子式机油泵泵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侧翼防泄漏的转子式机油泵,它包括泵盖1、泵轴2、外转子3、内转子4、泵体5和传动齿轮6。在泵盖1上设有进油腔1-2和出油腔1-1。泵轴2安装于泵盖1和泵体5的轴孔内,外端与传动齿轮6连接,泵轴2和传动齿轮6采用过盈配合。外转子3安装在泵体5的型腔内,外转子3的型腔内安装有内转子4,内转子4安装在泵轴2上,内转子4的轴孔和泵轴2采用过盈配合。泵盖1与泵体5通过螺纹连接后安装在发动机机身前端,起到隔离和支承作用。
为了防止转子式机油泵侧翼泄漏,在泵盖1的出油腔1-1上增设了凸出的半圆型防泄密封区1-3,半圆型防泄密封区1-3正好挡在内转子4的顶圆与外转子3相交时形成的缝隙K1处,用以阻止压力油的回泄,进一步提高了机油泵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9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