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索道单动力带高速制动液压站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59676.7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4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科;肖连平;王清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公平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3/06;B61B12/10;F16D6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300 湖南省韶***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索道 动力 高速 制动 液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索道液压驱动带高速端液压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矿用索道液压驱动系统中采用的是低速端制动,低速端制动器的制动力较大,要求的液压油的开启压力较大,一般为8~10MPa,而在闭式索道液压驱动系统中不能提供稳定的8~10MPa的压力油,因此需要另外提供供油系统;而采用高速端制动器,因其开启压力较低,一般为1.5MPa左右即可,此压力油可从补油泵获得(补油泵压力为2.4MPa),不需要另外单独为制动器提供供油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原索道液压驱动系统中提供一种高速端制动系统,本制动系统的开启压力油取自驱动系统,无需另外提供液压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矿用索道单动力带高速制动液压站,包括电机、闭式泵、液压驱动和制动系统;在电机上联接闭式泵,在油箱的出油管上有过滤器,在油箱的回油管上接散热器,所述的液压驱动和制动系统的连接关系为:闭式泵的进油口S接油箱的出油管,闭式泵内置补油泵出油口X3分别与阻尼阀块、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相联,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T口接油箱的回油支管T3、B口接高速制动器油口、A口封堵,阻尼阀块的另一端分别与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P油口和防爆比例溢流阀相联,防爆比例溢流阀的另一端分别与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T油口、油箱的回油支管T3和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T油口相联接;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B油口分别与闭式泵的变量控制油缸接口X1、X2相联,闭式泵的泄油口X4接油箱的回油支管T1,闭式泵主油管接口A、B分别接液压马达的A、B接口,液压马达的泄油口接油箱的回油支管T2。
在闭式泵主油管接口A与液压马达A接口的管路上接有驱动压力传感器。
在闭式泵内置补油泵出油口X3与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8]P口相联的管路上接有补油压力信号传感器。
在闭式泵的补油泵出油口X3上连接有泵配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采用高速端液压制动器,开启压力油取自闭式驱动系统的补油回路,不需单独设置供油系统,具有系统简单,体积紧凑,制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液压驱动系统上联接高速端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矿用索道单动力带高速制动液压站,包括电机4、闭式泵14、液压驱动和制动系统;在电机4上联接闭式泵14,在油箱1的出油管上有过滤器3,在油箱1的回油管上接散热器5,所述的液压驱动和制动系统的连接关系为:闭式泵14的进油口S接油箱1的出油管,闭式泵14内置补油泵出油口X3分别与阻尼阀块24、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8相联,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8T口接油箱1的回油支管T3、B口接高速制动器29油口、A口封堵,阻尼阀块24的另一端分别与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9的P油口和防爆比例溢流阀21相联,防爆比例溢流阀21的另一端分别与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9的T油口、油箱1的回油支管T3和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8的T油口相联接;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9的A、B油口分别与闭式泵14的变量控制油缸接口X1、X2相联,闭式泵14的泄油口X4接油箱1的回油支管T1,闭式泵14主油管接口A、B分别接液压马达17的A、B接口,液压马达17的泄油口接油箱1的回油支管T2;在闭式泵14主油管接口A与液压马达17的A接口的管路上接有驱动压力传感器12;闭式泵14内置补油泵出油口X3与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8P口相联的管路上接有补油压力信号传感器22;在闭式泵14的补油泵出油口X3上连接有泵配过滤器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电动机运转的条件下,补油泵输出控制压力油,此控制压力油一路通过比例溢流阀控制主油泵的输出流量,从而控制马达的转速;一路通过二位四通换向阀(通电)后,通入高速端制动器将制动器打开,系统停止运行时,二位四通换向阀断电,制动器油管中的液压油回油箱,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公平,未经肖公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9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