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0187.3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8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珍;屈世民;查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4 | 分类号: | H04R9/04;H04R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发声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发声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手机等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上的微型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微型发声器件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助听器等便携性电子设备。随着这些便携性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其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应用于其上的微型发声器件件也相应快速地发展。
人们不仅要求其性能稳定良好,同时希望能将微型发生器件做的更小更灵巧。
但是相关结构的微型发声器件在设计时,产品的所占空间较大,因而,有必要研究一种具有新结构的微型发声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节约内部空间的微型发声器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型发声器件,其包括设有空腔的下盖板、嵌置在下盖板第一空腔中的磁碗、收容于磁碗中的磁钢、容纳在磁碗与磁钢形成的磁间隙中的线圈、连接于线圈一端的振膜、与下盖板连接形成用于收容上述元件的收容空间的上盖板,振膜与上盖板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微型发声器件还包括贴置在所述磁钢上的极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将振膜与上盖板连接在一起,磁碗、磁钢构成的磁路单元直接与下盖板装配,节约了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微型发声器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发声器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发声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微型发声器件主要应用于手机等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上,用以发出声音提示。
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发声器件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振膜7、线圈6、磁碗3、磁钢4。下盖板2设有空腔21。其中,振膜7和线圈6构成振动发生单元,磁碗3、磁钢4构成磁路单元。
其装配关系为:磁碗3嵌置在下盖板空腔21中、磁钢4收容于磁碗3中、线圈6容纳在磁碗3与磁钢4形成的磁间隙中、振膜7连接于线圈6一端、上盖板1与下盖板2连接形成用于收容上述元件的收容空间,振膜7与上盖板1连接在一起。
微型发声器件还包括贴置在所述磁钢4上的极片5,起到加强磁路的作用。
在线圈6上设有线圈引线(未标号)。
振膜7与上盖板1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胶接。
由于此种结构将振膜7与上盖板1直接连接,磁路单元与下盖板2装配在一起,节省了空间。
当线圈6通入交流电后,线圈6在磁间隙内会因为磁场的作用产生运动,随着电流的变化,这种运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带动振膜7上下振动,导致声音的产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0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音响之金属外壳成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组合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