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0199.6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2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浩铭;钦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墨打印机 墨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喷墨打印技术中,有一些喷墨打印机采用光学机构检测墨盒中的墨水是否耗尽,从而避免墨水用尽时,打印机仍然进行打印工作,由此带来对打印机的不可恢复的损害,以及对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时间和纸张的浪费。美国专利US2005195225公开了一种实施方案:在一种打印机上设置一个光发射元件和一个光接收元件,相应的,在其墨盒内设置一个杠杆,一个浮标和一个挡光元件分别为杠杆的两端,中间的支架固定在墨盒的储墨腔的底面。墨盒具有一个向外突出的检测部分,该部分由一种透光的材料制成,其内部轮廓可容纳挡光元件,当墨盒装在打印机上时,该检测部分位于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之间。当墨盒内含有足够多的墨水时,浮标由于浮力作用而浮在水面上,挡光元件位于检测部分内,阻挡了光发射元件发射出的光,使光接收元件接收不到光线。当墨盒内的墨水耗尽时,由于没有了浮力,浮标下落,挡光元件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光接收元件收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光线,由此打印机得到墨尽的信息,进而发出提示用户的信号。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检测到墨尽的时刻,但是其缺点在于杠杆的设计,浮标的安装工艺比较复杂,降低了墨盒的生产效率。并且,随着墨盒内墨水量改变而移动的挡光元件的材料必须是不透光的,以上方案采用黑色PP料,这就要求在注塑生产时,黑色色目与PP原料调制均匀,如果不均匀或不够均匀,都会造成墨盒装入打印机不能被识别。挡光件要随着墨盒内墨水量的改变而移动,这需要的零件数目较多,也就造成生产工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以解决现有喷墨打印机墨盒装入打印机时不容易被识别和零件数目较多、生产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墨盒,包括容纳的墨水的储墨腔、供墨口、进气孔、用于检测墨盒的墨盒检测机构和用于检测墨水剩余量的墨水剩余量检测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墨水剩余量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储墨腔上部与打印机光发射部件位置相匹配的第一反光镜组和设置于储墨腔底部的第二反光镜组,当储墨腔内墨水未耗尽时所述打印机光发射部件发出的光经第一反光镜组发射到第二反光镜组后发生折射使光不能回到打印机的光接受部件;当储墨腔内墨水耗尽时所述打印机光发射部件发出的光经第一反光镜组发射到第二反光镜组后再反射到第一反光镜组,第一发光镜组再反射到光接受部件以使光发射部件发出的光经第一反光镜组和第二反光镜组发射后再回到打印机的光接受部件。
所述第一反光镜组包括接受打印激光发射部件发出的光并反射到第二反光镜组的第一反光镜和接受第二反光镜组反射出的光并反射到打印机光接受部件的第四反光镜;所述第二反光镜组包括接受第一反光镜反射出的光并将其反射出去的第二反光镜和接受第二反光镜反射的光并将其反射到第四反光镜的第三反光镜。
所述的第一反光镜组为第一棱镜,所述的第二反光镜组为第二棱镜。
所述的第一反光镜组为凸镜,所述的第二反光镜组为凹镜。
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均为顶角为直角的等腰三棱镜,光发射部件发出的光与第一棱镜的直角面成45度角。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墨水剩余量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储墨腔上部与打印机光发射部件位置相匹配的第一反光镜组和设置于储墨腔底部的第二反光镜组,当储墨腔内墨水未耗尽时所述打印机光发射部件发出的光经第一反光镜组发射到第二反光镜组后发生折射使光不能回到打印机的光接受部件;当储墨腔内墨水耗尽时所述打印机光发射部件发出的光经第一反光镜组发射到第二反光镜组后再反射到第一反光镜组,第一发光镜组再反射到光接受部件以使光发射部件发出的光经第一反光镜组和第二反光镜组发射后再回到打印机的光接受部件。只需要两个反光镜组通过光的折射和反射就可检测到墨水是否耗尽,不但容易被打印机识别,而且和零件数目少、生产工艺简单,解决了现有喷墨打印机墨盒装入打印机时不容易被识别和零件数目较多、生产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实施例的一个光路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另一个光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光路图。
图6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光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实施例的一个光路图。
图9是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又一个光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0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