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FPC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1037.4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9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薛由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安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pc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尤其涉及一种FPC(柔性线路板)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设备的智能化、微型化、安全化与多功能化发展,对移动通信设备的天线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使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的天线,不仅需要其能够满足通信频率的要求,还要求其具有接收信号好,灵敏度高,散热性能好,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的天线。
FPC(柔性线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的挠性印刷电路板,其具有自由弯曲、折叠、卷绕,可在三维空间随意移动及伸缩,散热性较好,电子装置可利用FPC缩小体积,实现轻量化、小型化、薄型化,从而达到元件装置和导线连接一体化。
因此,有必要用FPC来制作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PC天线,其灵敏度高,接收信号好,轻薄小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FPC天线,包括:一第一单元、一第二单元、一第三单元、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及第三单元为相互平行的条形电路;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为平行的条形电路,第一连接部的上边缘连接于第一单元的靠近右端处的下边缘,且其左边缘靠下端处连接第二单元的右边缘,该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及第二单元垂直,从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及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一U形的第一槽缝;第二连接部的右边缘靠近上端处连接第二单元的左边缘,而其右边缘靠近下端处连接第三单元的左边缘,且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及第三单元垂直,从而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及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一U形的第二槽缝;一第一焊点设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单元的端部上,其呈方形,宽度与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实质相等;一第二焊点设于第三单元靠近第一焊点的位置处,其宽度与第三单元的宽度实质相等,且其右边缘与第一焊点的右边缘对齐,左边缘相对于第一焊点的左边缘向左伸出一段距离。
所述第一单元的长度略大于第三单元的长度,而第三单元的长度大于第二单元,该第一、第二与第三单元的左边缘对齐,形成一条直线,第一连接部的长度略大于第二连接部的长度。
第一单元的宽度比第三单元的宽度大,第二单元、第三单元与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实质相等,第一连接部的宽度与第一单元的宽度实质相等。
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单元从右向左的长度的三分之一处。
第二焊点的左边缘相对于第一焊点的左边缘向左伸出的一段距离为第三单元的宽度。
所述条形电路由铜箔制成,且铜箔的外表面均匀设有胶层。
该胶层为强力3M胶,其厚度为0.25毫米。
所述FPC天线平面总长度33毫米,宽度7.5毫米。
所述第一单元的长度为32毫米,宽度为2毫米;所述第二单元的长度为21毫米,宽度为1毫米;所述第三单元的长度为31毫米,宽度为1毫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为3毫米,宽度2毫米,所述第一单元在该第一连接部左侧的一段长度为20毫米,而在第一连接部右侧的一段长度为10毫米,所述第一槽缝的长度为21毫米,宽度为2毫米;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3.5毫米,宽度1毫米;所述第二槽缝的长度为31毫米,宽度为1.5毫米;第一焊点边长为2毫米;第二焊点长度为3毫米,宽度1毫米,第三单元在第二焊点左侧一段长度为19毫米,在第二焊点右侧的一段长度为9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FPC天线结构简单,轻薄小巧,灵敏度高,接收信号好。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FPC天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安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安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1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