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邮票摆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1772.5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3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冯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后雷 |
主分类号: | A45C11/14 | 分类号: | A45C11/14 |
代理公司: |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 44263 | 代理人: | 李启首 |
地址: | 572539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邮票 摆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邮票摆件。
背景技术
集邮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收藏活动,全世界有众多的集邮爱好者喜好收集和收藏各种邮票,而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珍贵邮票则会被集邮爱好者追捧和展示,为了方便集邮爱好者欣赏和展示珍贵的邮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固定邮票的摆件方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第200520097243.8号所提供的一种邮票镇纸,这种邮票镇纸由两片透明材料组成,邮票夹持在两片透明材料之间,两片透明材料通过周边粘胶法进行固定,然而这种邮票镇纸存在非常明显的缺陷:周边沾胶的强度不好控制,因为如果周边沾胶的强度过大,会导致夹持邮票的两片透明材料非常难以分开,不方便邮票的取出和更换,有时候需要破坏性的拆解才能取出邮票,不仅费时费力,还会损坏邮票镇纸本身;如果周边沾胶的强度较小,那么两片透明材料会粘接不牢靠,容易意外散开而导致邮票被腐蚀甚至损坏,造成很大的损失。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牢靠而且容易拆分的邮票摆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邮票摆件包括上板体、下板体以及设置在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的中板体,所述上板体相对于中板体的一例设置邮票区,所述邮票区的四周设置双面胶区,所述中板体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相对中板体的通孔位置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对应的柱体,每个柱体上设置一磁铁且上板体柱体上的磁铁与下板体柱体上的磁铁极性相对放置。
更具体的,所述中板体上设置四个通孔,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的对应通孔位置上分别设置四个柱体。
更具体的,所述柱体的顶部为凹陷结构,所述磁铁固定于凹陷结构中。
更具体的,所述磁铁粘合固定在柱体顶部。
更具体的,所述下板体相对于中板体的一侧设置邮票区,所述邮票区的四周设置双面胶区。
更具体的,所述邮票区周边的区域设置丝印层。
更具体的,所述中板体为圆柱体。
更具体的,所述中板体的厚度为8~12毫米,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的厚度为2~5毫米。
更具体的,所述上板体、中板体、下板体均为长方体。
更具体的,所述柱体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通孔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邮票摆件通过磁铁的吸引作用和双面胶层的粘合作用使得上板体和下板体牢固的固定在中板体上,由于上板体和下板体的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存在,双面胶层的粘合强度可以适度降低,一方面够保证上板体、下板体、中板体之间的牢靠固定,另一方面由于磁铁之间的拆分是非破坏性的,因此很方便将上板体和下板体拆卸下来,便于置换邮票,而且不会对邮票摆件本身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邮票摆件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邮票摆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邮票摆件第一实施例的上板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邮票摆件第一实施例的安装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邮票摆件第一实施例的安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邮票摆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邮票摆件第二实施例的上板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邮票摆件第二实施例的安装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后雷,未经冯后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1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氧机
- 下一篇:盖体及应用该盖体的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