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倒流清洗槽及防倒流循环清洗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1951.9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2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和科达超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0 | 分类号: | B08B3/00;B08B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流 清洗 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循环使用清洗液的防倒流清洗槽及防倒流循环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在清洗行业中,诸如五金冲压件、汽车金属精密部件、压缩机空调配件、电子零部件等,由于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带有油污、金属粉沫、铁屑等较大颗粒状杂质,在清洗过程中,零件中较大颗粒状杂质会进入清洗液中。但是,大部分清洗工艺要求清洗液循环利用,并能有效去除液体中的油污杂质,这样就要求设备有管路循环系统。
因清洗设备结构特点及工艺需要,目前循环系统采用主槽与副槽之间通过水泵循环溢流的方式实现。不过这种方式在水泵停止工作时,主槽的液体会倒流入副槽,为防止液体倒回,通常采用单向阀实现。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因循环液中含有的颗粒杂质会卡在单向阀的止流膜板的密封面间,致使液体会以不同得程度的流速流回到副槽,单向阀无法起到有效防止液体倒回的作用,造成液体流失浪费、设备的损坏、污染环境,并且增加了制造成本。因此,有必要改进循环清洗系统的结构方式以防止清洗液体倒流,提高循环清洗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循环清洗系统的上述无法有效防止清洗液倒流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倒流清洗槽及防倒流循环清洗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防倒流清洗槽,可作为主槽与副槽和水泵一起连接成为一个防倒流循环清洗系统;在防倒流清洗槽的槽体一侧设有进水道用来与水泵相连,进水道的出水口与主槽槽体侧面下部设置的开孔连通,进水道在高于所述主槽槽体内的液面且低于所述进水道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道的上端与空气连通,从而在水泵停止工作时,由于进水道与空气连通,其虹吸作用被破坏,使得高于副槽液面的主槽液面不会倒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倒流清洗槽,包括:
槽体,所述槽体的一侧下部设有开孔,另一侧设有出水口;以及
进水道,设置在所述槽体的开孔所在一侧,所述进水道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道的下端与所述槽体的开孔连通,且所述进水道在高于所述槽体的出水口且低于所述进水道的进水口的位置设有与所述槽体连通的通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倒流清洗槽中,所述防倒流清洗槽还设有用于清洗的超声波振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倒流循环清洗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成一个循环清洗系统的主槽、副槽以及控制清洗液在主槽和副槽中循环的水泵;所述主槽包括:
槽体,所述槽体的一侧下部设有开孔,另一侧设有出水口连接至所述副槽;
进水道,设置在所述主槽槽体的开孔所在一侧,所述进水道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道的下端与所述主槽槽体的开孔连通,且所述进水道在高于所述主槽槽体的出水口且低于所述进水道的进水口的位置设有与所述主槽槽体连通的通气孔,所述进水道的进水口连接至所述水泵。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倒流循环清洗系统中,所述主槽还设有用于清洗的超声波振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倒流循环清洗系统中,所述水泵和主槽的进水口之间设有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防倒流循环清洗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成一个循环清洗系统的主槽、副槽以及控制清洗液在主槽和副槽中循环的水泵;所述主槽采用上述的防倒流清洗槽。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防倒流清洗槽及防倒流循环清洗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倒流清洗槽通过在主槽槽体一侧增设进水道破坏了虹吸作用,而采用该清洗槽的循环清洗系统可有效地解决因水泵停止工件时液体会倒流的情况,避免了液体的流失浪费、设备的损坏、污染环境的间题,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系统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倒流清洗槽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倒流清洗槽一较佳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倒流循环清洗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和科达超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和科达超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19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留黄豆油天然营养的饲料油脂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载脂蛋白E检测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