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检票机中方形IC卡的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2081.7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0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元;郭建华;罗剑河;胡晓东;赵靖;曹海彬;包纯一;刘忠华;田星;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新现代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1/00 | 分类号: | G07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检票 方形 ic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铁、公共场馆等的自动检票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检票机中方形IC卡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IC卡因能多次充值、反复使用在自动检票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乘客出站时,需对乘客所持的方形IC卡(单程票)通过自动检票机进行自动回收,由此在自动检票机的出站的一端安装有方形IC卡的回收装置。传统的回收装置容易出现卡票、影响检票速度等故障,且结构封闭不方便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检票速度快、易维修维护的自动检票机中方形IC卡的回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检票机中方形IC卡的回收装置,该回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票箱及与票箱配合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固设于安装板上,升降机构的上部设置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的前端部设置有车票回收闸口,传送机构的后端部设置有废票箱,同时在安装板上设置有控制模块、读写模块和驱动组件。
所述的驱动组件为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该自动检票机中方形IC卡的回收装置采用开放式结构便于调整和维护,可以快速处理卡票等故障,同时该回收装置以马达带动传送带输送票卡,以电磁铁驱动翻板机构分拣回收票卡,这样票卡的回收速度高,从而检票的速度快,且该装置可根据指令将票卡回收到不同的箱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具有的功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检票机中方形IC卡的回收装置以安装板50为基础,在安装板50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同时在升降机构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票箱,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装置中升降机构和与其配合的票箱可以设置一组,也可以设置多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两组结构相同的升降机构和与升降机构配合的两组票箱,分别为第一升降机构601和与其配合的第一票箱701,第二升降机构602和与其配合的第二票箱702,第一升降机构601和第二升降机构602的上部设置有传送机构20,传送机构20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将票卡送入的回收闸口10,传送机构20的后端部设置废票箱30,废票箱30用于回收经读写模块90检测后认为应当回收的票卡,所述的读写模块90安装于传送机构中两组距离相对较远的皮带轮组件中间,读写模块90用于读写票卡并判断票卡应回收的位置。控制模块40用于控制整个回收装置的运作,可依据空间去布局其设置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设于废票箱30的下方。另在安装板50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80,所述驱动组件为马达。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方形IC卡的回收装置在工作时,票卡由车票回收闸口10进入时,回收闸口内的传感器感应到票卡,发出信号,回收闸门打开,驱动组件80开始运转,并将票卡传送到读写模块90上方,驱动组件80停止,读写模块读写车票,如读写成功,则根据票卡的情况回收到第一票箱701,当第一票箱701票满时回收装置会自动切换并将读写成功的票卡回收到第二票箱702,当两个票箱都满时,机构停止工作,需更换票箱后再进入下一轮工作。如读写失败,驱动组件80则反转,并将票卡回收至废票箱30。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新现代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新现代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2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电机输血输液泵的空气消除膜片
- 下一篇:电容器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