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负矫姿背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2107.8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0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何非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非凡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6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负 背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减负矫姿保健背包,尤其涉及一种既能减轻肩部及脊椎承受的压力,防止脊椎压弯,使用方便,不占用过多的空间,又能在背包使用过程中,自然矫正身姿,防止含胸、低头、驼背的现象产生,达到一举两得的减负矫姿保健效果。
背景技术
传统的背包,只有单纯的包袋作用,如果背包内装的东西过多过重,肩部和脊椎承受背包全部的压力,感觉非常不舒服,时间久了会造成肩部酸痛、脊椎压弯的结果。久而久之,会逐渐形成含胸、驼背、低头、颈弯等不良的生理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减负矫姿保健背包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减轻肩部及脊椎的压力,防止脊椎压弯,使用方便,不占用过多的空间,又能在背包使用过程中,起到矫正身姿的保健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负矫姿背包,其包括一包本体;该包本体包括一底面、一背侧面、两条松紧矫姿带、两条下腋调节带;该包还包括一腰椎受力保护带、一底托板、若干承受重力的斜拉带和合页装置;该腰椎受力保护带设在该包背侧面上;该两条松紧矫姿带设在背包背侧顶端与两条双肩背带连接成交叉结构;该矫姿带穿过两条下腋调节带分别插扣在双肩背带上;该底托板与若干承受重力的斜拉带和合页装置设在腰椎受力保护带侧面形成三角体。
该背包内背侧设一腰椎受力保护腰带、内底部设一受力底托板、若干承受重力的斜拉带和合页装置;外背侧设一可调节松紧的腰带。
该包在背侧顶端设置两条松紧矫姿带,该两条松紧矫姿带与本包两条双肩背带相紧固连接成交叉结构,该两条松紧矫姿带分别穿过两条下腋调节带后插扣在两条双肩背带上。
该包内底托板和合页装置与腰椎受力保护带侧底连接,由若干承受重力的斜拉带连接使之形成三角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减负矫姿保健背包,该包本体包括一底面、一背侧面、两条松紧矫姿带、两条下腋调节带;该包还包括一腰椎受力保护带、一底托板、若干承受重力的斜拉带和合页装置;该腰椎受力保护带设在该包背侧面上;该两条松紧矫姿带设在背包背侧顶端与两条双肩背带连接成交叉结构;该矫姿带穿过两条下腋调节带分别插扣在双肩背带上;该包设置承受重力的斜拉带和合页装置与腰椎受力保护带相连,承受重力的底托板在合页上相贴,斜拉带与底托板和腰椎受力保护带三面互相连接使之形成三角体。
该包背侧面左右两边设置两条下腋松紧调节带。
该包内设一承受重力的底托板与腰椎受力保护带垂直相连。
该包内设置承受重力的斜拉带和合页装置与腰椎受力保护带相连,承受重力的底托板在合页上相贴,斜拉带与底托板和腰椎受力保护带三面互相连接形成稳固的三角支撑面。
该包内设置承受重力的合页装置,合页的交链接端设一卡止片,两页可张可收,张开角小于90度。
该包内设若干承受重力的斜拉带装置,其一端连接承受重力的底托板,另一端与该包的背侧面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减负矫姿保健背包,可作为学生用的书包、成年人用的运动旅行背包、军队野营训练的行李装备包;该背包内的受力托板可以帮助托举该包内的物品,由该腰带以及腰椎受力保护带帮助分担该支撑固定板受到的压力,从而减轻了肩部以及脊椎受到的重压力,防止脊椎压弯、变形;由两条松紧矫姿带设在背包背侧顶端与两条双肩背带连接成交叉结构后,该矫姿带穿过两条下腋调节带插在主背带上的松紧扣后,由矫姿带的弹性引力和背包的自身重力相结合,使脊椎区产生推、拉、收的均衡力糸,以保持脊椎骨骼垂直,形成收腹、挺胸、抬头,从而达到减负矫姿一体的双重保健效果。该承受重力托板可折叠结构容易地翻上去和翻下来,使用方便,不占用过多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负矫姿背包的背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负矫姿背包的斜拉带与底托板连接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负矫姿背包的合页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负矫姿背包的两条松紧矫姿带交叉立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减负矫姿背包的合页装置紧固在腰椎受力保护带的立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减负矫姿背包用布包好腰椎受力保护带以及合页装置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减负矫姿背包其实施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非凡,未经何非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2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纤-高聚合物抗裂贴
- 下一篇:一种抗干扰自动断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