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油路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2923.9 | 申请日: | 200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1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萧进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进雄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油路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具体的是一种循环油路轴承。
背景技术
轴、套结构中的转轴一般装配于轴承内,为减小摩擦带来的噪声和磨损,其轴承面必加入润滑油,否则会导致转轴或轴承提前磨损报废,影响设备的使用和性能的提高。为保证润滑油能提供足够的润滑效果,习知的轴、套结构通常是在轴承底部设一储油槽,并在轴承面上加工出导槽,储油槽内的润滑油会随转轴和轴承的转动配合沿导槽吸入轴承面形成油膜,以实现对轴承面的润滑。
习知的轴、套结构中设于轴承面上的导槽不外两种:
(1)轴承面上的导槽为轴向设置的直线型,在高速转动下不利于润滑油回流,容易造成润滑油溢出,从而导致润滑效果逐渐减弱,设备的摩擦噪声和损耗日益加剧。
(2)轴承面上的导槽为间断的不规则形状,比如V字型;在高速转动下,间断的不规则形状的导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润滑油因溢出,同时也削弱了润滑油在轴承面上形成油膜的质量,对润滑效果当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对轴承面上的导槽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可实现防止润滑油溢出、油膜成形理想、在高速转动时可形成自循环润滑油路的循环油路轴承。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循环油路轴承,包括同轴设置的轴套和轴承,轴套顶面设有配合轴承的凹槽,凹槽底面设一储油槽,轴承设于凹槽内,轴承内表面至少设有一组与储油槽相通的沟槽;沟槽沿轴承的轴向设置成一圈循环回路,沟槽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8字形的自交叉结构,且沟槽下部延伸出一条入油沟与储油槽连通。
使用时,在储油槽内注入足量的润滑油并将转轴装配于轴承内,在转轴的高速转动下,储油槽内的润滑油从入油沟吸入沟槽内并在离心作用下沿沟槽循环流动,籍此在轴承与转轴的配合面上形成理想的均匀油膜,并维持油膜始终保持理想的厚度,从而实现良好的润滑效果,大大减小了摩擦噪声和损耗,并且润滑油始终在储油槽到沟槽之间循环流动,不会轻易溢出轴承外,也利于润滑油的保养。
而且,无论是正转还是反转,润滑油都能在沟槽内相应的形成循环路径,因此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轴、套配合的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轴承的内表面设有复数组沟槽,相邻的沟槽在相邻侧共用一条循环路径。
其中,相邻的沟槽上部的自交叉结构分别交连,下部的自交叉结构也分别交连。
其中,相邻的沟槽上部的自交叉结构,其顶部连接成垂直轴心的止油环。
其中,相邻的沟槽下部的自交叉结构,其底部也连接成垂直轴心的止油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轴承的内表面沿径向设有凹面,凹面内的空间连通沟槽上部和下部的自交叉结构。轴承在工作时,凹面内的空间形成了第二个储油槽,更进一步的保证了润滑效果,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加工轴承的用料,降低了成本。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1)对轴承面上的导槽进行改进,可防止润滑油溢出,具有自循环润滑油路的循环油路,轴承与转轴的配合面上油膜始终保持理想状态。
(2)可一定程度上节约加工轴承的用料,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参考图。
图2a和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轴套,11-凹槽,12-储油槽;
2-轴承,21-沟槽,22-自交叉结构,22’-自交叉结构,23-入油沟,24-止油环,24’-止油环,25-凹面。
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1a和图1b所示,循环油路轴承,包括同轴设置的轴套1和轴承2,轴套1顶面设有配合轴承2的凹槽11,凹槽11底面设一储油槽12,轴承2设于凹槽11内,轴承2内表面至少设有一组与储油槽12相通的沟槽21;沟槽21沿轴承2的轴向设置成一圈循环回路,沟槽2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8字形的自交叉结构22,且沟槽21下部延伸出一条入油沟23与储油槽1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进雄,未经萧进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2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悬架平衡轴的橡胶轴承
- 下一篇:光纤通讯的泵站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