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合内藏式自行车脚踏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3028.9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7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郑达铿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达铿 |
主分类号: | B62M3/00 | 分类号: | B62M3/00;B62M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合 内藏 自行车 脚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类,属于大众化交通、文体活动工具自行车重要部件之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自行车脚踏,最广泛应用的是由脚踏板中轴分左、右螺纹分别固定在自行车的两边脚踏臂末端上,由于脚踏板均向相反两方向伸出,对自行车整车成品的包装、运输,以及应用、停放时占去不少空间。尤其是大部分的折叠式自行车折叠后,由于脚踏板的固定伸出,未能更好地有限的空间以达到整齐的效果。
本申请一种可折合内藏式自行车脚踏,主要由双杆脚踏臂(1),脚踏板(3),脚踏板中轴(5),及蝶形螺栓组件(6)组成。制作简单,应用方便,安全可靠,将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一种可折合内藏式自行车脚踏,使自行车这种大众化的环保交通工具在制作、成品运输,应用时停放更方便及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措施解决:
主要由双杆脚踏臂(1),双杆脚踏臂一端呈开叉状(2),与旋转链轮连接,另一端两杆交接平面设置凹槽(4),脚踏板(3)呈梯形状与脚踏臂开叉内边吻合,脚踏板中轴(5)末端平面与凹槽(4)吻合交接,并由蝶形螺栓组件(6)贯通固定组成,当梯形状的脚踏板(3)随中轴旋转至开叉状的脚踏臂同一投影方位时,放松螺栓(6),脚踏板(3)可折合内藏于双杆开叉脚踏臂(2)的开叉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如下措施解决:
所述的双杆脚踏臂(1)双杆呈平行状,脚踏板(3)也呈传统的长方形状,脚踏板中轴(5)折合后与脚踏板(3)平等内藏于双杆间内,可有脚踏板两边露出脚踏臂俯视线两侧。所述的双杆脚踏臂(1)末端凹槽两平面及两杆交接平面均布牙纹状(7),与脚踏板(3)内中轴(5)末端上、下平面牙纹(7)固定时咬合,贯通固定组件也可选用拉杆、压杆型组件。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自行车两边脚踏板折合内藏,使整车成品在包装、运输节约不少空间。
2、由于自行车两边脚踏板折合内藏,在应用时停放更加整齐,所占地面面积更小。
3、由于自行车两边脚踏板折合内藏,使折叠车折叠后整体体积更小,折叠效果更好。
4、由于双杆脚踏臂具有牙纹与脚踏板中轴末端牙纹咬合,并由螺栓坚固,整体牢固可靠,同时制作简单、应用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开叉两杆)折合内藏式脚踏示意图
图2是(开叉两杆)折合内藏式脚踏俯视图
图3是(开叉两杆)折合内藏式脚踏工作时示意图
图4是(平行两杆)折合内藏式脚踏示意图
图5是(平行两杆)折合内藏式脚踏俯视图
图6是(平行两杆)折合内藏式脚踏工作时示意图
图7是脚踏板中轴末端平面牙纹及连接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从图1、2、3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包括:主要由双杆脚踏臂(1),双杆脚踏臂一端呈开叉状(2),与旋转链轮连接,另一端两杆交接平面设置凹槽(4),脚踏板(3)呈梯形状与脚踏臂开叉内边吻合,脚踏板中轴(5)末端平面与凹槽(4)吻合交接,并由蝶形螺栓组件(6)贯通固定组成,当梯形状的脚踏板(3)随中轴旋转至开叉状的脚踏臂同一投影方位时,放松螺栓(6),脚踏板(3)可折合内藏于双杆开叉脚踏臂(2)的开叉范围内。
2、从图4、5、6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包括:所述的双杆脚踏臂(1)双杆呈平行状,脚踏板(3)也呈传统的长方形状,脚踏板中轴(5)折合后与脚踏板(3)平等内藏于双杆间内,可有脚踏板两边露出脚踏臂俯视线两侧。
3、从图7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包括:所述的双杆脚踏臂(1)末端凹槽两平面及两杆交接平面均布牙纹状(7),与脚踏板(3)内中轴(5)末端上、下平面牙纹(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达铿,未经郑达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3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