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3215.7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8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江;蒋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24 | 分类号: | H01R9/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2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本电器元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接线端子产品已成为高可靠性电气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附件之一,广泛运用于电力、石油、化工、自动控制、机械、船舶、铁路运输、通讯、楼宇自动化等行业的电器设备上。
市面上常规使用的接线端子较为普通,既无端子压线盖也无端子固定座,需要外加其它装置才能将线固定。而且常规的接线端子在使用时需要消费者自己去用工具将导线一条一条锁在接线端子上,这样用起来比较麻烦又耗时,最主要的还是存在安全隐患,因为消费者在锁多股导线时,并不能完全保证将导线正确的锁在端子的安全区域内,接线端子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流的作用,或由于接线端子紧固螺栓松动导致接触不良,过度发热,这样就会导致漏电或短路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连接导线快捷,使用方便、安全的接线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端子本体上设置有入线口,端子本体内安装有铜件导体,铜件导体包括铜件导体母和铜件导体公,铜件导体母和铜件导体公相互插接,所述的端子本体连接有端子压线盖和端子固定座。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端子本体入线口处设置有T形槽,在端子固定座上设置有与T形槽配合的凸肋。
作为对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端子压线盖包括端子压线盖母和端子压线盖公,端子压线盖母上设置有卡勾,端子压线盖公上设置有与卡勾配合的卡扣。
为了方便导线连接,所述的端子固定座上设置有缺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满足导线不需要固定情况下的使用功能外,增加了端子压线盖和端子固定座,既固定了导线,又将电源端子部件和产品端子部件稳固的连接在一起,安装、拆卸快捷方便,使用安全,为消费者节省了时间,降低产品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并排使用,方便更多的导线连接。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并排使用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
如附图1-3,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1,端子本体1内安装有铜件导体,铜件导体包括铜件导体母21和铜件导体公22,铜件导体母21和铜件导体公22能够相互插接连通。端子本体1连接有端子压线盖和端子固定座4,所述的端子压线盖包括端子压线盖母31和端子压线盖公32,在端子压线盖母31上设置有卡勾311,端子压线盖公32上设置有与卡勾311配合的卡扣321;所述的端子固定座4上设置有方便导线接入的缺槽42。
本实用新型端子本体1上设置有入线口11,所述的入线口11处设置有T形槽12,在端子固定座4上设置有与T形槽12配合的凸肋41。
本实施例中,安装有铜件导体母21的端子本体1连接电源导线,安装有铜件导体公22的端子本体1连接产品导线。端子安装时,铜件导体母21和铜件导体公22分别装进对应的端子本体1内,端子本体1通过T形槽12和凸肋41卡接在端子固定座4上,然后导线放置在缺槽42上从入线口11装上,用固定螺丝连同铜件导体一起锁紧,最后端子压线盖压紧导线将导线固定在端子固定座4上的凸肋41中间,用固定螺丝将端子压线盖和端子固定座4锁紧在一起。使用时,只需将安装有铜件导体母21的端子本体1连接上电源导线,将安装有铜件导体公22的端子本体1连接上产品导线,两个端子本体1通过铜件导体母21和铜件导体公22相互插接即可使用,无需连接其他导线。
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非常方便,导线连接和定位也非常稳固,当使用的产品需要连接多条导线时,可将本实用新型并排连接在一起使用,操作方便、安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也就是说,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3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粒机
- 下一篇:自适应行距烟叶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