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防伪标识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3272.5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9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杨云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防伪 标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伪标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
商品的防伪问题一直是生产厂家、商家和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防止商品被假冒,各种防伪手段和查询方法层出不穷,在商品或包装物上加贴防伪标识是目前最常见的防伪方法之一;现有的防伪标识种类繁多,如激光防伪标识,电码防伪标识等等;近年来,纹理防伪也得到迅猛发展,其具有纹理纤维分布的随机性和可视性,且具有手感等特点,可用于人工识别真伪、也可利用通讯系统进行电脑查询,因而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单一的防伪手段存在着容易被破解仿制,甚至将真防伪标识多次重复使用在假货上等缺陷;因此,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能充分利用各种防伪手段的特点,综合多种防伪特征,防伪效果好的防伪标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从防伪标识的基体层结构改良和增加荧光防伪的综合防伪标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综合防伪标识,包括基体层1和设置在基体层1上的图文层2及透明膜层3,所述的基体层1上设置有安全线4,所述的基体层1与图文层2之间或图文层2表面设置有荧光防伪层5,所述的荧光防伪层5包括由荧光油墨构成的荧光文字6和随机分布的荧光纹理图案7,所述的基体层背面1.1设置有二道或二道以上不贯穿基体层表面1.2的暗切痕8。
所述的图文层2包括由文字信息区、荧光纹理防伪区10、防伪查询区11所构成的图文油墨层,所述的防伪查询区11上设置有由查询电话11.1和/或网址或由数字、文字和/或图案所构成的防伪查询信息码。
所述的荧光纹理防伪区10设置有能确定荧光纹理防伪区内的荧光纹理图案位置的文字、数字10.1、字母和/或框格10.2,所述的文字信息区包括明码文字信息区、条码区9,所述的明码文字信息区设置有缩微文字12。
所述的条码区9为二个,分别设置有二组相互对应的条码,二组条码之间至少设置有一道间断切痕13,所述的条码区9上设置有与条码相对应的编码9.1,所述的图文层2上设置有由电化铝构成的激光全息图案层14。
所述的暗切痕8深度为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基体层1的厚度。
所述的安全线4通过复膜机定位设置在透明膜层3和图文层2之间,所述的安全线4由防伪识别材料构成,包括磁性安全线、萤光纤维安全线、彩色纤维安全线或镀膜安全线,所述的安全线4为二道以上时,各安全线4之间为相互平行。
所述的基体层背面1.1依次设置有易碎铝薄层15和不粘胶层16,所述的基体层1为纸基或塑料薄膜或为纸塑、纸铝、塑料复合片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特别是充分利用各种防伪手段的特点,综合多种防伪特征,改良了防伪标识的基体层结构和增加荧光防伪等手段,使安全线可视性清晰,荧光防伪新颖,暗切痕使防伪标识不可重复使用,具有易识别,多重防伪,不易仿制,防伪效果好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基体层;1.1、基体层背面;1.2、基体层表面;2、图文层;3、透明膜层;4、安全线;5、荧光防伪层;6、荧光文字;7、荧光纹理图案;8、暗切痕;9、条码区;9.1、编码;10、荧光纹理防伪区;10.1、数字;10.2、框格;11、防伪查询区;11.1、查询电话;12缩微文字;13、间断切痕;14、激光全息图案层;15、易碎铝薄层;16、不粘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一种综合防伪标识,包括基体层1和设置在基体层1上的图文层2及透明膜层3,所述的基体层1上设置有安全线4,所述的基体层1与图文层2之间或图文层2表面设置有荧光防伪层5,所述的荧光防伪层5包括由荧光油墨构成的荧光文字6和随机分布的荧光纹理图案7,所述的基体层背面1.1设置有二道或二道以上不贯穿基体层表面1.2的暗切痕8。
如图3所示,所述的图文层2包括由文字信息区、荧光纹理防伪区10、防伪查询区11所构成的图文油墨层,所述的防伪查询区11上设置有由查询电话11.1和/或网址或由数字、文字和/或图案所构成的防伪查询信息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杨云,未经王杨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32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