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人造型伞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5108.8 | 申请日: | 200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8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田 |
主分类号: | A45B25/30 | 分类号: | A45B25/30;A45B2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657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人 造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人伞。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叠伞通常以轻、薄、短、小为其主要的设计方向,以便使用者外出时方便携带。然而一般多折伞之伞具撑开时,其整体伞面面积相当有限,因而常造成雨天使用多折伞时,使用者之身体仍被雨水所淋湿。
为解决上述多折伞伞面面积过小的缺点,随后出现有双人伞,如本申请人于2000年1月7日申请的中国专利,专利号为“ZL00224019.X”的伞具,其是在伞面上形成两个伞顶,获得连接的左右伞形,遮挡面相对增大。左右伞形各有相应的上下巢及伞骨,其构造与传统单一伞顶的伞具大致一致。但现有的双人伞造型较为单一,缺少时尚、情趣元素。
至此,本申请人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新型、时尚的双人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获得新型、时尚伞形的双人造型伞。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人造型伞,包括中棒、连接件、伞骨和主下巢,主下巢活动套于中棒;所述连接件由两骨体交叉铰接构造,连接件之两骨体的内端分别枢接中棒顶端和主下巢,而两骨体的外端分别枢接有副上巢和副下巢;所述伞骨枢接于副上巢和副下巢,于副下巢上设有立杆,立杆上端配合开收伞活动穿设于副上巢,开伞时,立杆上端凸出伞面而撑起一造型体。
所述造型体与伞面缝制在一起,为布套式。
所述副上巢开设有相应的通孔或通槽配合立杆穿设。
造型体与立杆一一对应设置,或者是与左右副下巢上的立杆共同设置。
立杆的下端与副下巢之间可以以绑线固定、嵌接固定、扣接固定以及一体成型制作等;立杆做成可配合开收伞时上下滑动所需要的大小及高度。
本实用新型是在副下巢上设有立杆,立杆上端活动穿设副上巢,开伞时,立杆上端凸出伞面而撑起一造型体,造型体装饰伞面,获得新颖的伞形,增添生活情趣,具有时尚元素。该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杆凸起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杆收回之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杆另一固定方式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形态的收伞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其二形态的收伞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先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双人造型伞,包括中棒1、连接件2、伞骨3和主下巢4,主下巢4活动套于中棒1;所述连接件2由两骨体交叉铰接构造,连接件之两骨体的内端分别枢接中棒1的顶端和主下巢4,而两骨体的外端分别枢接有副上巢5和副下巢6;所述伞骨3枢接于副上巢5和副下巢6,于副下巢6上设有立杆7,立杆7上端活动穿设副上巢5,开伞时,立杆上端凸出伞面9而撑起一造型体8。实施时,左右副下巢6上可单一设置或同时设置立杆7,立杆7可有一根或两根,在立杆7顶端设有顶帽71,顶帽71螺纹锁接,从而将造型体8和立杆7连接在一起,满足开收伞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造型体8与伞面9缝制在一起,呈布套式,当然也可以是单片形式。伞具打开时,立杆7跟随副下巢6移动而上升,并穿设副上巢5,而立杆上端凸出伞面而撑起一造型体8,使造型体8展现,装饰伞具。造型体8可为动物造型、卡通造型、人物造型及一些花草造型等,满足使用者的时尚、情趣要求。当然,在造型体8上还可设计有相应的图案、文字,以进一步增加情调。
本实用新型中,为配合立杆7伸缩穿行,在副上巢5开设有相应的通孔或通槽51配合立杆穿设。造型体8可以与立杆7一一对应设置,也可以是与左右副下巢上的立杆7对应共同设置,即造型体8可单个存在,也可多个连成一体,或者是多根立杆7共同撑起一个造型体8。立杆7的下端与副下巢6之间以绑线固定,如图5所示,利用伞骨的绑线一起将立杆7捆绑在副下巢6上。当然,立杆7还可以采用嵌接、扣接等方式固定,甚至还可以与副下巢6一体成型,因而对于立杆7的固定并不局限于图示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田,未经刘福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51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太极模块高速换热装置
- 下一篇:照明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