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电缆干式分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5450.8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2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晖;吕玉春;黄铭昌;王海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H02G15/184;H02G3/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梁国杰 |
地址: | 528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电缆 干式分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电缆干式分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缆输配电线路的实际工程应用中,有电缆分支的需求,电缆的分支即将一条电缆线路分支为几条电缆分支线路,可以通过增加GIS间隔实现,也可以通过电缆分接装置实现。以往电缆分接装置只用于中低压电缆系统,随着电力建设的不断发展,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此需求从中低压电缆系统发展到高压电缆系统。
目前市场上的高压电缆分接装置主要是两种结构,一种为充气式结构,此结构将进线电缆、出线电缆插入密封的金属箱内,金属箱内充满一定压力的SF6气体,为防止气体爆炸,金属箱上有防爆装置,充气式结构的分接装置体积庞大,存在气体泄漏的安全隐患,需要运行部门定期检测气体压力,给运行部门造成不便。另一种结构为热固性固体绝缘材料浇铸的绝缘壳,将进线电缆、出线电缆插入,此种结构体积小、无气体泄漏危险,运行方便,但由于固体绝缘材料内嵌有膨胀系数不同的导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当温度变化时,容易出现因应力问题导致的固体绝缘材料开裂,导致分接装置在运行时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无隐患的高压电缆干式分接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电缆干式分接装置,包括绝缘体,屏蔽层,导电体,应力缓冲层,应力锥,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内设有导电体,在绝缘体与导电体之间设有应力缓冲层,在绝缘体的外周面上包覆有屏蔽层并置于保护壳内,在保护壳与屏蔽层之间设有防水胶;所述导电体的前后端面呈曲面形状,在导电体的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出线孔为二个或二个以上;在绝缘体对应于导电体的进线孔和出线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进线锥孔和出线锥孔,在进线锥孔和出线锥孔内设有应力锥,在应力锥的外端面上设有固定在绝缘体上的尾管结构,并通过尾管结构向应力锥提供压缩力。所述尾管结构包括有尾管、弹簧和套管,套管置于尾管的前端,在套管和尾之间设有弹簧,经压缩后的弹簧和部份套管置于尾管的内腔中。使用时,进线电缆和出线电缆依次穿过尾管结构、应力锥并通过固定的触头分别插接在导电体的进线孔和出线孔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电缆干式分接装置,导电体的左右侧面呈曲面形状,取代了传统的平面设计,减小了导电体的表面等效长度,降低了导电体的热变形尺寸,可显著降低内应力;绝缘体与导电体之间增加了一层高弹性半导电的应力缓冲层,能吸收掉导电体温度变化产生的形变,大大降低了内应力,杜绝了热固性材料应力开裂问题;解决了导电体与绝缘体因热变形产生间隙,出现局部放电,导致固体绝缘老化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无隐患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体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电缆干式分接装置,包括进、出线电缆1、11,绝缘体7,屏蔽层8,导电体5,应力缓冲层6,应力锥3,触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7内设有导电体5,在绝缘体7与导电体5之间设有应力缓冲层6,在绝缘体7的外周面上包覆有屏蔽层8并置于保护壳10内,在保护壳10与屏蔽层8之间设有防水胶9;所述导电体5的前后端面呈曲面形状,在导电体5的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进线孔12和出线孔13;所述出线孔13为二个或二个以上;在绝缘体7对应于导电体5的进线孔12和出线孔13的位置上分别设有进线锥孔和出线锥孔,在进线锥孔和出线锥孔内设有应力锥3,在应力锥3的外端面上设有固定在绝缘体7上的尾管结构2,并通过尾管结构2向应力锥3提供压缩力。所述尾管结构2包括有尾管14、弹簧15和套管16,套管16置于尾管14的前端,在套管16和尾14之间设有弹簧15,经压缩后的弹簧15和部份的套管16置于尾管14的内腔中。使用时,进线电缆1和出线电缆11依次穿过尾管结构2、应力锥3并通过固定的触头4分别插接在导电体5的进线孔12和出线孔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54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动复归功能的小电流系统接地保护装置
- 下一篇:电泵电缆扶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