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电市电两用水产养殖微孔软管增氧系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5572.7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5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伟刚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1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电 两用 水产 养殖 微孔 软管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用水体增氧系统装置,特别是一种风电市电两用水产养殖微孔软管增氧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产养殖业一般使用市电驱动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为水产养殖塘补充氧气,上述的增氧设备通过拍打或者搅动水面,加速水体和外界的空气交换,从而达到增氧的目的,上述装置的缺点是这些增氧设备能耗大、充氧效率低,不能满足较高密度的水产养殖的需要,而且只能为养殖塘上层水体增氧,难以为底层水体提供氧气,而养殖塘的污染物和一些水产养殖品(如虾贝类)往往集中在塘底,导致底部水质恶化,养殖生物的生长被抑制。除了纵向供氧能力不均,传统增氧设备的水平方向上也不能均匀供氧,远离增氧机的角落位置往往严重缺氧。此外,这些增氧设备的搅动强度很大,导致周边水流速度过大,影响养殖品的活动和生长至会导致部分养殖品死亡。现在也有使用潜水式曝气器,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182071A,名称是“一种曝气器”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该装置安装在水产养殖塘的底部,可以为底层水体提供氧气,上述潜水式曝气器的缺点是:由于其安装在水产养殖塘的底部,污泥容易堵塞曝气头,影响水体的曝气增氧效果,并会搅动底泥,影响水产品生长,而且曝气不均匀,能耗较高、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电市电两用水产养殖微孔软管曝气系统装置,不仅可为水产养殖提供充足而均匀的曝气,能耗低,充氧效率高,还可以促进上、下层水体的交换,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水质;并且,采用风能发电为鼓风机供电,并以市电作为补充电源,可以大大降低能耗费用,特别适合于风能资源较丰富的沿海养殖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风电市电两用水产养殖微孔软管曝气系统装置由风能发电系统和微孔软管增氧系统组成。风能发电系统包括叶轮、叶轮塔架、发电机组和电源切换器。风能发电系统采用现有设备,叶轮设置在叶轮塔架上,叶轮通过传动轴与发电机组连接。发电机组的输出端与电源切换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切换器的另一组输入端与市电电源连接。电源切换器的输出端与鼓风机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微孔软管增氧系统包括鼓风机、送风管和微孔软管。鼓风机的吹风口与送风管连接,送风管与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微孔软管连接,微孔软管设置在池体的中下部,微孔软管上设有一排或一排以上的微孔。鼓风机通过送风管把空气输送到微孔软管,空气从微孔软管的微孔喷出,对池塘进行充氧。送风管为橡胶、塑料等材料制成的软管,可根据池塘形状及地形进行灵活布置,也可用硬管代替。送风管的直径为5cm~20cm,壁厚为5mm~20mm。微孔软管由橡胶、塑料等材料制成,微孔软管的外径为10mm~50mm,壁厚为1mm~5mm。微孔直径为0.1mm~2mm,微孔的孔径越小,产生的气泡越细小,有利于提高氧气的利用率。同时,由于橡胶材料具有一定弹性,在停止供气的时候,微孔可以在水体的压力下自动闭合,防止微孔堵塞。
电源切换器是现有设备,电源切换器可根据风电的输出功率进行自动切换,当风力发电量较小时,则切换至市电供电,也可手动切换。
本实用新型可为水产养殖提供充足而均匀的曝气,能耗低,充氧效率高,并且可以促进上、下层水体的交换,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水质。本装置采用风能发电机为鼓风机供电,并以市电作为补充电源,可以大大降低能耗费用,适合在广大农村推广,特别适合于风能资源较丰富的沿海养殖区使用。除了水产养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应用于水体水质维护和污水处理领域,为受污染的湖泊、河道以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畜禽养殖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处理提供曝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叶轮,2、叶轮塔架,3、发电机组,4、电源切换器,5、鼓风机,6、送风管,7、微孔软管,8、市电电源,9、微孔,10、池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风电市电两用水产养殖微孔软管曝气装置由风能发电系统和微孔软管增氧系统组成。风能发电系统包括叶轮1、叶轮塔架2、发电机组3和电源切换器4。叶轮1设置在叶轮塔架2上,叶轮1通过传动轴与发电机组3连接。发电机组3的输出端与电源切换器4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切换器4的另一组输入端与市电电源8连接。电源切换器4的输出端与鼓风机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微孔软管增氧系统包括鼓风机5、送风管6和微孔软管7。鼓风机5的吹风口与送风管6连接,送风管6与5条微孔软管7连接,微孔软管7设置在池体10的中下部,微孔软管7上设有4排微孔9。鼓风机5通过送风管6把空气输送到微孔软管7,空气从微孔软管7的微孔9喷出,对池塘进行充氧。送风管7为橡胶制成的软管,送风管10的直径为18cm,壁厚为6mm。微孔软管7由橡胶材料制成,微孔软管的外径为50mm,壁厚为2mm。微孔直径为0.5mm,微孔的孔径越小,产生的气泡越细小,有利于提高氧气的利用率。同时,由于橡胶材料具有一定弹性,在停止供气的时候,微孔可以在水体的压力下自动闭合,防止微孔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伟刚,未经袁伟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5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脊电容加载的433MHz微波辐射器
- 下一篇:纸币厚度实时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