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泡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5627.4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鸿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鸿蛟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泡,具体地说是一种散热能力强的LED灯泡。
背景技术
LED灯与传统白炽灯或目光灯相比,具有寿命长、功耗低、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LED灯作为照明灯泡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现有技术中,LED灯泡内的散热体通常只有一个,而且LED及透镜都集中于散热体内,散热体空间不大,散热性较差,灯泡总体功率不高,无法得到较高的亮度。现有LED灯泡散热体一般有两种生产工艺,一为铝合金压铸,二是铝合金挤压后车削加工。铝合金压铸工艺加工的散热体散热面积小,散热效率低;铝合金挤压后车削加工的散热体,散热面积大,但此种方式加工的散热体与铝基板的接触面积小,热量不能及时顺利的从铝基板传到散热体,传热效率差,并且车削加工费用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能力强、功率高、加工成本低的LED灯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LED灯泡,包括后散热体及与该后散热体装接的后盖,后散热体内装有接线端穿插过后盖的驱动电路。所述后散热体上装接有前散热体,该前散热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LED灯的盲孔或盲槽。
所述前散热体的几何中心位置开有通孔,盲槽设于该通孔的孔壁上,该盲槽内装有带铝基板的LED灯,该LED灯上罩有一一对应的透镜。
为了更好的散热,在后散热体的上端面上设有穿过前散热体上的通孔的突台,该突台与装于盲槽内的铝基板相接触。为了更优的设计,所述前散热体上的盲槽的横截面呈优弧形。
为了进一步散热,在前散热体及后散热体上均设有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结构布局合理,在原有后散热体的基础上增加了前散热体,前散热体对灯泡的大部分热量进行散热,大大加强了灯泡的散热性,使灯泡的散热效果更好,有效提高灯泡的功率,使灯泡的亮度更高。由于散热体的散热效率高,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所需的散热体的重量大大减少,从而使得灯泡的整体重量较轻。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压铸铝合金工艺加工散热体,减少了车削加工费用,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全球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2所示,一种LED灯泡,包括后散热体1及与该后散热体1装接的后盖2,后散热体1内装有接线端穿过后盖2的驱动电路3,在后散热体1上装接有前散热体4,该前散热体4上开有盲孔或盲槽41。在前散热体4的几何中心位置开有通孔,盲槽41设于该通孔的孔壁上,盲槽41内装有带铝基板51的LED灯52,该LED灯52上罩有一一对应的透镜53。为了结构的优化,盲槽41的横截面设为优弧形。为了提高散热能力,在后散热体1的上端面上设有穿过前散热体4上的通孔的突台6,该突台6穿过通孔与铝基板51接触。前散热体4对LED灯产生的热量会通过突台6传递给后散热体1进行散热,由前、后两散热体同时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更好。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体的散热能力,在前散热体4及后散热体1上均设有散热片7。前散热体4与后散热体1间的连接方式,既可为螺纹旋接方式,也可以为螺栓固定的方式,或其他连接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上述提到的连接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等同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鸿蛟,未经陈鸿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5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炉、冰箱用一体型LED灯泡
- 下一篇:车载便携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