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燕尾型阴极炭块专用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6038.8 | 申请日: | 200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3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奇;郑毅;岳宝泽;尚雪林;吕现伟;夏百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新安电力集团万基石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B66C1/6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83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燕尾 阴极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吊装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燕尾型阴极炭块包装时的专用吊装工具。
【背景技术】
公知的,用于铝电解槽的阴极炭块有360种之多,但是其中的燕尾型阴极炭块因其良好的镶嵌性而被广泛使用。在实际生产中的检验、包装等环节,需做180度翻转平移,手工操作费时费力,难以保证摆放精度,常常导致产品缺角掉棱,甚至报废,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还容易发生挤碰事故;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适应燕尾型阴极炭块吊装的专用吊具。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燕尾型阴极炭块专用吊具,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具结构比较方便地将炭块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有效避免了产品的物理损伤和潜在的人身伤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水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有效解决了检验、包装等环节的位移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燕尾型阴极炭块专用吊具,包括承重板、中心吊环及钢丝绳套,所述承重板呈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在承重板的上部面与下部面的外缘过渡为圆弧型;所述承重板的上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中心吊环。
所说的燕尾型阴极炭块专用吊具,承重板与中心吊环设置为一体。
所说的燕尾型阴极炭块专用吊具,所述中心吊环设置为环形或带缺口的钩状结构。
所说的燕尾型阴极炭块专用吊具,在中心吊环内固定设置钢丝绳套2.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具燕尾型阴极炭块专用吊具,采用了由上部面与下部而外缘过渡圆弧型的承重板、中心吊环和钢丝绳套构成吊装结构,由所述吊装结构进行燕尾型阴极炭块的吊装工作,由于中心吊环焊接在承重板的中心位置,保证了吊装过程的牢固度;使用中钢丝绳穿过中心吊环挂于天车吊钩上;承重板两侧的圆弧型推入燕尾槽的中心位置卡紧后,使中心吊环与炭块中心重合;然后通过钢丝绳套挂在天车吊钩上,实现了炭块的平稳升降和移位。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比较方便地将炭块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有效避免了产品的物理损伤和潜在的人身伤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利于在本领域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在图中:1、吊钩;2、钢丝绳套;3、燕尾槽;4、燕尾型阴极炭块;5、中心吊环;6、承重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
结合附图进一步的解释本实用新型;
在图1中所说的燕尾型阴极炭块专用吊具,包括承重板6、中心吊环5及钢丝绳套2,所述承重板6呈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在承重板6的上部面与下部而的外缘过渡为圆弧型;所述承重板6的上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中心吊环5;承重板6与中心吊环5设置为一体;所述中心吊环5设置为环形或带缺口的钩状结构;在中心吊环5内固定设置钢丝绳套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吊具燕尾型阴极炭块专用吊具,采用了由上部面与下部面外缘过渡圆弧型的承重板6、中心吊环5和钢丝绳套2构成吊装结构,由所述吊装结构进行燕尾型阴极炭块4的吊装工作,由于中心吊环5焊接在承重板6的中心位置,保证了吊装过程的牢固度;使用中钢丝绳套2穿过中心吊环5挂于大车吊钩1上;承重板6两侧的圆弧型推入燕尾槽3的中心位置卡紧后,使中心吊环5与燕尾型阴极炭块4中心重合;然后通过钢丝绳套2挂在天车吊钩1上,实现了燕尾型阴极炭块4的平稳升降和移位。
本实用新型可作成不同规格的吊具,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燕尾型阴极炭块4,只要改变承重板6的大小就可作成不同的吊具。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燕尾型阴极炭块4的燕尾槽3底来选用相适应宽度的的吊具,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新安电力集团万基石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新安电力集团万基石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60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