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器框架及包括该显示器框架的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6093.7 | 申请日: | 200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4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政宏;邹笃儒;陈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益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F9/35;H05K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乐慧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框架 包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框架,尤其是指一种液晶显示器框架及具有该框架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显示器框架可供显示器模块组装固定,形成完整的显示器,在显示器的组装中作为固定框架使用,当今电子产品中显示器的使用走向微型化,为在不断缩小的显示器中保持结构的强度,并防止各部件任意脱落,先前技术中多在框架增设有固定结构,强化各部件间的连接关系,如中国台湾公告号为M343174及M345256的新型专利申请均揭露关于背光模块的框体,在金属背板与胶框设有相互对应的卡固结构,加强金属背板与胶框间的连接关系,但为更进一步加强显示器的结构强度,业内人士仍致力于框架结构的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并可避免框架内各部件任意脱落的显示器框架及包括该显示器框架的显示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器框架,其包括金属背板与胶框,该金属背板包括有底板,该底板具有第一面,该底板周缘向第一面一体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侧板,该侧板相对于该底板呈倾斜状,该胶框结合固定于该底板第一面的周缘,该胶框至少一部分固设于该侧板与该底板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器,其设有上述显示器框架,该显示器更包含至少一个显示器模块,该显示器模块固设于显示器框架内。
借由这种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器框架,借由侧板的倾斜可增加侧板的总截面积,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强度,此外,倾斜的侧板并可卡抵该胶框,避免胶框任意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框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框架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沿图2中B-B线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沿图1中A-A线的局部剖面图;
图5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器框架各种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与公知显示器框架侧板与底板剖面比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侧板截面积增加区域
10显示器框架
11胶框
12底板 13侧板
14穿孔
15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器框架10,可供在该显示器框架10上组装显示器模块,而制作成为显示器。其中该显示器框架10包括金属背板与胶框11。该金属背板包括有底板12与多数个间隔设置的侧板13,该底板12具有第一面,如图1所示第一面是指朝上的一面,该底板12周缘向第一面一体延伸形成有这些侧板13,请参考图2与图3,各侧板13相对于底板12呈倾斜状,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些侧板13也可彼此相连而成为单一侧板,使本实用新型中的侧板13数量应为至少一个。该胶框11固设于该底板12第一面的周缘,该胶框11至少一部分固设于该底板12与该侧板13连接处,使侧板13围绕卡抵于该胶框11外围。该底板12另对应该胶框11设有至少一个穿孔14,请参考图3,该胶框11填入于该穿孔14内,借此,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制作时可利用模内射出成型技术,将金属背板制作成型后置入胶框的射出成型模具内,自穿孔将液态的胶框材料注入模具后,进行冷却固化,而使胶框11附着固定于预定位置上。
请参考图4至图7,侧板13呈倾斜状而与底板12之间形成有一夹角,该夹角可如图4至图6设置为锐角,或可如图7设置为钝角,请参考图5至图7,该侧板13远离底板12的一侧可向胶框11弯折而形成有勾部15,使该勾部15可将胶框11卡抵于侧板13与底板12之间,借由侧板13倾斜以及勾部15的设置可使胶框11卡抵固定于预设位置上,而不会任意脱离,其中,当侧板13与底板12间的夹角为锐角时,仅以侧板13倾斜的设置即可将胶框11卡抵固定,当侧板13与底板12间的夹角为钝角时,侧板13应设置有勾部15以便将胶框11卡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益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先益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6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