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段变速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6850.0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8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盛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9/12 | 分类号: | F16H9/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县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段变速器结构,尤指一种于从动皮带轮组的固定轴设滚导销,并于滚导销外侧以一非金属材质制成并具有润滑作用的护套套设,且藉由该护套的设置,得以减少弹簧套筒与滚导销间的摩擦,并因此而降低弹簧套筒的磨耗,增加使用寿命的无段变速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无段变速器结构,如中国台湾发明公告第148924号「车辆离合器」的第三图所示;或如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图1及2所示,其中如图1及2的习知无段变速器,包含:
固定轴1,以为输出轴10设置;及于固定轴则设有滚导销11,该滚导销11为金属材质制成,具有支承弹簧套筒22的作用。
从动轮盘2,于从动轮盘并设有固定盘20与移动盘21,且于移动盘的一侧设有弹簧套筒22,弹簧套筒22得为一压缩弹簧220设置,压缩弹簧220的另一端则设固定座221以抵设于传动板3的内侧。
传动板3,设多数个作动块30,可藉由前述从动轮盘2的移动盘21挤压前述弹簧套筒22,令压缩弹簧向一侧移动而同时固定轴1驱动传动板3转动,并藉由作动块30所产生的甩出离心力以压迫于离合器盖(图中未式),以驱动车辆行驶。
如图1及2是习知无段变速器的滚导销,因为是由金属材质制成,当弹簧套筒移动时,弹簧套筒与滚导销均为金属材质制成,因此,当弹簧套筒于滚导销外侧移动而与滚导销产生摩擦时,材质相近的二组件,会互相摩擦而磨损,造成二组件的使用寿命缩短。
为此,本实用新型者乃针对前揭习知者的缺点加以研究,而创作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段变速器结构,其是一种可以提高无段变速器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零件损耗的结构创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段变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从动皮带轮组,设固定轴,以为输出轴设置,输出轴与固定轴之间并设滚针轴承与滚珠轴承;前述固定轴设滚导销,滚导销外侧由非金属材质制成的护套套设,得以提供润滑作用并减少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的优点是,无段变速器结构,主要是于从动皮带轮组的固定轴设滚导销,并且滚导销外侧套设有由非金属材质制成,且具有润滑作用的护套,并利用该护套的设置,可以减少弹簧套筒与护套间的摩擦,降低弹簧套筒被磨耗,增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5是护套的实施例一剖视图。
图6是护套的实施例二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从动皮带轮组4、 固定轴40、 滚针轴承41、
滚珠轴承42、 滚导销43、 槽430、
护套44、 小环围440、 皮带轮45、
固定轮盘450、 移动轮盘451、 传动板46、
作动块461、 弹簧套筒47、 压缩弹簧470、
固定座471
输出轴5、 离合器盖50
具体实施方式
如此,为使贵审查委员得以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与进步性设计,特依据图式解说如下:
如图1及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段变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从动皮带轮组4,于该从动皮带轮组4设固定轴40,以为输出轴5设置,且输出轴5与固定轴40之间并设滚针轴承41与滚珠轴承42;再,固定轴40并设滚导销43,滚导销43的外侧并由非金属材质制成的护套44套设(如图4及5所示),或如图6所示,于滚导销43设槽430,护套44的小环围440固定设置在槽430中,当非金属材质制成的护套44与弹簧套筒摩擦时,可提供润滑作用并减少摩擦力。
再,于从动皮带轮组4的外侧固设皮带轮45,皮带轮45由固定轮盘450与移动轮盘451组成,皮带轮45是由引擎以传动皮带传动而运作(图中未示),于引擎转速越高时,其移动轮盘451向一侧移动的距离越大,让从动皮带轮组4的转速越大;又从动皮带轮组4的一侧设传动板46,传动板46固设于固定轴40一侧,如此,当前述从动皮带轮组4转速越高时,乃引擎转速越高,则传动板46的转速也越高,而可作动块461所生的离心力更大,而让作动块461得以与离合器盖50接触,而驱动离合器盖50转动,再由离合器盖50驱动输出轴5,以带动车辆的轮子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弘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6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法上料涂布机
- 下一篇:一种可旋转的车门涂胶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