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溶解空气式永久性反冲洗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7040.7 | 申请日: | 200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8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伟钊 |
主分类号: | B01D29/66 | 分类号: | B01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9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解 空气 永久性 冲洗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液体净化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不溶解空气式永久性反冲洗过滤器。
技术背景:目前国内外的净化滤水滤液装置,技术设计多采用滤芯,例如PP、PE、活性碳和陶瓷滤芯、钛金属、不锈钢滤芯、超滤膜滤芯、反渗透滤芯等,将水或液体中杂质、脏物、细菌进行过滤,其结构采用一级、两级或多级过滤,其原理为通过滤芯对自来水或井水、河水进行压滤或渗滤,由滤芯对水或液体中杂质脏物细菌进行阻隔,经过滤芯以后的另一端为净化水,能让家庭饮用水更洁净,更符合环保和健康要求。2009年4月10日由本人申请的专利″一种排水排液进气式反冲洗过滤器”存在经常即一个月左右需要打开排水进气阀的手工或电动打开的缺陷;同时,传统的众多反冲洗滤水滤液器,大多采用多路阀进行反冲洗调节,其缺陷主要是反冲洗是采用原水、原液或含有污染物的自来水而不是用过滤后的净水、净液作为反冲洗的原水、原液,导致净水、净液腔混进不干净的原水、原液或自来水,从而影响净水、净液腔的卫生标准,特别是目前的PE滤芯、中空纤维膜等滤芯的反冲洗应用范围因成本高和技术复杂,导致反冲洗应用范围不广,阻碍了净水器特别是家用净水器的大面积推广,本过滤器采用空气压力差的原理对滤芯进行反冲洗,用净化后的水或液体对滤芯进行反冲洗,避免了原水、原液对净化腔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特别是空气溶解到水、液体后需要不断补充的不便,让反冲洗过滤器对净化腔污染变成用净化后的水或液体作为原水原液进行永久性反冲洗,本过滤器技术,它不但能够自动反冲洗滤芯吸附的脏物,脏物在原水、原液或自来水、二次供水的水流动中被冲洗排掉,而且可以避免了原水、原液对净化腔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求是这样的:
1)外壳、滤水层、密封材料例如密封胶和塑料、阀门等均采用卫生级或食品级材料。
2)原水、原液的压力为0.05-0.5MPA或以上压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1)、利用水压或液压和滤芯对原水、原液腔的原水原液进行压滤,拦截原水原液的杂质、脏物和细菌病毒等,制造净水、净液。
2)、利用气囊与净化腔或原水、原液腔内的水压或液压瞬间形成的压力差,对滤芯进行反冲洗,排出污染物。
3)、滤芯的内孔即原水原液腔9,内孔数是1个或2个以上;净化腔8外围是外壳5;净化腔8内置内含气体的气囊6或通过连接通道10与气囊腔12相连通;气囊腔12内有气囊6,气囊6数是1个或2个以上;气囊腔12与原水、原液腔9相连通或与净化腔8相连通;水囊6A与净化腔8相连通;原水、原液进口1与原水、原液腔9和原水、原液出口2分别或依次相连通。
实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方式和要求:
1、凡具备城市自来水供水或二次供水和其他液压用户等,只要管道水压或液压达到0.05-0.5MPA之间或以上标准,即可实现较理想的反冲洗过滤净化功能。
2、为让反冲洗达到较好的效果,气密性弹性隔膜隔气材料层6最好采用硅胶等优质弹性材料,也可采用其他食品级弹性橡胶、或其他弹性可隔气材料。农村地区和水压液压较低的地区用户可加装水压液压增压泵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让传统反冲洗过滤器以污染水或液反冲洗造成净化腔污染的技术变成用净化后的水或液体作为原水原液进行反冲洗,本过滤器技术,它不但能够自动永久性反冲洗滤芯吸附的脏物,脏物在原水、原液或自来水、二次供水的水流动中被冲洗排掉,而且可以避免了原水、原液对净化腔的污染。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简图。
如图所示:1原水、原液进口,2原水、原液出口,3净水净液出口、连通下一级过滤器接口,4滤芯,5过滤器外壳,6气囊,7密封胶,8净化腔,9原水、原液腔。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原水、原液进口,2原水、原液出口,3净水净液出口、连通下一级过滤器接口,4滤芯,5过滤器外壳,6气囊,7密封胶,8净化腔,9原水、原液腔,10连接通道,12气囊腔。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原水、原液进口,2原水、原液出口,3净水净液出口、连通下一级过滤器接口,4滤芯,5过滤器外壳,6气囊,7密封胶,8净化腔,9原水、原液腔。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伟钊,未经唐伟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7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