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型液晶显示器固定座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7238.5 | 申请日: | 200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3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沈秀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福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10 | 分类号: | F16M11/10;F16C11/10;G02F1/13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液晶显示器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型液晶显示器固定座。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质轻、体薄、无辐射等优点,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荧光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大都由液晶面板和固定座组合而成,现有的固定座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分为多种形式,如升降式固定座、旋转式固定座、简易型固定座等,其中简易型固定座主要包括用于供液晶面板安装固定的面板支架及用于支撑面板支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面板支架通过心轴枢接,所述心轴上一般套设有固定弹片和活动弹片,两者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凸包和凹槽,当支撑架与面板支架的安装面的夹角为0度时(即闭合位置时),支撑架与面板支架通过凸包嵌设在凹槽内从而实现两者间的闭合定位,其中当凸包嵌入凹槽时还会发出一定响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型液晶显示器固定座,其在支撑架与面板支架处于闭合位置时,利用活动弹片的第一凸包和固定弹片的第二凸包压迫受力取代传统的凸包嵌入凹槽,以达到两者之间的闭合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型液晶显示器固定座,包括面板支架和支撑架,所述面板支架与支撑架通过心轴枢接且可相对转动,所述心轴上套设有可供心轴转动的活动弹片和与心轴配合固定的固定弹片,所述活动弹片和固定弹片上分别具有N个相对应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当支撑架与面板支架的安装面的夹角为0度时,活动弹片的第一凸包和固定弹片的第二凸包压迫受力,当支撑架打开到与面板支架的安装面呈某一夹角时,活动弹片的第一凸包和固定弹片的第二凸包瞬间错开并产生响声。
所述活动弹片的第一凸包和固定弹片的第二凸包分别为两个,且两第一凸包及两第二凸包分别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生产时,还要求凸包的R角度比传统的凸包的R角度大,倾斜坡度比传统的凸包的倾斜坡度小,这样可减轻活动弹片的第一凸包和固定弹片的第二凸包瞬间错开时产生的响声。
所述面板支架有两个,各个面板支架的两侧分别向后延伸有耳片,所述心轴有两根,心轴的第一轴部与支撑架的轴孔配合固定,心轴的第二轴部穿过面板支架的两耳片、活动弹片、固定弹片及若干垫片后与锁紧件锁紧固定,其中耳片上的轴孔为可供心轴转动的圆孔,两耳片之间的第二轴部上还套设有挡角度片、弹簧挡片及第一套筒,所述挡角度片的轴孔、弹簧挡片的轴孔分别为与第二轴部配合的异型孔,所述第一套筒外套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嵌设在弹簧挡片的定位孔内,另一端嵌设在一侧耳片的插孔内,另一侧耳片对应于挡角度片的挡角度钩设置有挡角度槽。
所述支撑架包括上端分别与两面板支架枢接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下部之间连接有补强片。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端分别形成有两供心轴穿设的连接片,连接片的轴孔为与心轴的第一轴部配合的异型孔,各支架的两连接片之间的第一轴部上还套设有第二套筒。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架与面板支架处于闭合位置时,利用活动弹片的第一凸包和固定弹片的第二凸包压迫受力取代传统的凸包嵌入凹槽,以达到两者之间的闭合定位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凸包的R角度比传统的凸包的R角度大,倾斜坡度比传统的凸包的倾斜坡度小,这样可减轻活动弹片的第一凸包和固定弹片的第二凸包瞬间错开时产生的响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与面板支架处于闭合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活动弹片与固定弹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打开25度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活动弹片与固定弹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打开至最大位置时的示意图。
其中:10面板支架;11安装面;12耳片;121挡角度槽;
20支撑架;21左支架;22右支架;23补强片;24连接片;
30心轴;31第一轴部;32第二轴部;
40活动弹片;41第一凸包;
50固定弹片;51第二凸包;
60垫片;
70锁紧件;
80挡角度片;81挡角度钩;
90弹簧挡片;91定位孔;
100第一套筒;
110弹簧;
120第二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福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福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72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