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护膜包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7303.4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2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邱锦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锦子 |
主分类号: | B29C63/22 | 分类号: | B29C6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膜 包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膜贴膜的自动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膜包膜机。
背景技术
既有的3C产品如手机为防止表面的刮伤或者增进外观的美观,会在产品的周围包覆一层透明或者彩绘形态的保护膜,藉由保护膜的包覆提供产品保护的效果,并藉此增加色彩缤纷的图样。
前述保护膜的包覆方式如下:先将3C产品如手机的表面擦拭干净,接着沿保护膜的模纸边缘裁下长条形的保护膜备用,然后将其余保护膜裁成比手机面积略大的大小,接着将保护膜平贴于手机的其中一面,平贴过程中利用推板等工具将气泡轻轻向外推出,避免空气残留于保护膜内,接着以热风机将保护膜吹软,同时将保护膜的周边拉过手机的接缝,裁切多余的保护膜后,将手机翻成另一面再重复前述于手机表面贴膜的动作,最后将备用的长条保护膜粘贴于手机接缝处的间隙,避免灰尘由此进入即完成手机包膜的操作。
前述的包膜操作虽可达到包覆保护膜的效果,然而由于操作过程中的所有动作皆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且平贴保护膜移出气泡的过程需要耐心,因此使得包膜的动作往往耗时良久,如此除了时间的耗费以外,由于包膜的效果往往是由施作者的技术以及经验决定,因此包膜的品质也不容易稳定。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保护膜的包覆方式在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保护膜包膜机,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既有3C产品如手机的包膜方式全以人工进行,因此造成过程耗时且包膜品质不稳定等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保护膜包膜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机器将紧密平贴保护膜的过程自动化,藉此加快包膜的过程同时提升包膜品质的稳定性,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保护膜包膜机,包括:一包膜机身,设有一底座,在该底座顶面设有一顶板,该顶板是水平设置的板体,在该顶板的中间开设一贴膜口,在该底座的上方设有一掀盖,该掀盖是盖体并且藉由底部的一侧以可上掀的形态结合于该底座顶部的侧缘,令该掀盖可活动地盖合于该顶板上,在该顶板的底面结合一抽气盒,在该底座内设有一抽气机,该抽气机连接一抽气管,以该抽气管穿置结合于该抽气盒;一加热装置,在该掀盖的内面结合一个以上的加热管;一推升装置,对应该贴膜口的下方,在该抽气盒底部结合一推升压缸,在该推升压缸顶端结合一推升板,该推升板是水平设置的板体,其面积小于该贴膜口的大小并位于该贴膜口的下方;以及一可程序控制组,设置于该包膜机身并包括一控制钮组,该可程序控制组电连接并控制该加热装置、该推升装置以及该抽气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保护膜包膜机,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掀盖设有一风扇,该风扇的底端是位于该掀盖内并形成一出风口,在所述推升压缸与所述推升板之间设有一连杆。
前述的保护膜包膜机,其中所述贴膜口是矩形孔洞,所述掀盖是矩形的盖体,其藉由底部的后缘以前端可上掀的形态结合于所述底座顶部的后缘,在该掀盖的中间设有一视窗,又在该掀盖的前面结合一提把,所述加热管设有两个并结合于所述掀盖左、右两侧的内面。
前述的保护膜包膜机,其中所述底座是直立设置的箱体,其在顶部的前侧形成一控制钮设置面,所述顶板接邻设置于该控制钮设置面的后缘,所述控制钮组设置于该控制钮设置面。
前述的保护膜包膜机,其中所述抽气管设有一控制阀,所述控制钮组在该控制钮设置面设有一电源开关、一温度显示器、一加温开关、一自动手动开关、一强弱风开关以及一上升下降开关,在所述掀盖的内壁结合一温度感测器,又在该底座内设有一可程序化控制器,其中所述抽气机、该控制阀、该电源开关、该加温开关、该自动手动开关、该强弱风开关、该上升下降开关、该温度显示器以及该温度感测器分别与该可程序化控制器电连接。
前述的保护膜包膜机,其中所述顶板以可拆换的形态结合于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各加热管是直杆状的石英加热管,所述推升压缸是气压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锦子,未经邱锦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7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