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8016.5 | 申请日: | 200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0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全;刘竹瑞;付会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4 | 分类号: | H01R12/14;H01R13/73;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插座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音频插座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用于与一音频插头连接器插接以传输音频信号。如图1和图2所示,为一现有的音频插座连接器,该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0’及数个收容于该绝缘本体中10’的端子20’。该绝缘本体10’具有一主体部11’及一从主体部11’的一端延伸的对接部12’,绝缘本体10’由对接部12’向主体部11’内开设有一插接孔13’,绝缘本体10’上开设有数个与插接孔13’连通的端子槽14’,对接部12’与主体部11’的连接处开设有一与外界连通的开槽15’。每一端子20’都具有固持部、接触部及压接部,固持部固定于端子槽14’内,压接部伸出绝缘本体10’外部,其中一端子的接触部伸入开槽15’内,其余各端子的接触部伸入插接孔13’内。
但是,上述音频插座连接器的伸入开槽15’的端子20’的接触部是通过二次折弯加工而成,需二次折弯,制造工序多且模具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制造工序简单且模具成本低的音频插座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数个端子。该绝缘本体包括一主体部、一从主体部一端凸伸出的对接部及一贯穿主体部和对接部的插接孔,主体部上开设有数个与插接孔连通的端子槽,对接部与主体部连接处开设有一与外界连通的开槽。数个端子均包括板状的固持部、压接部及接触部,固持部固持于端子槽内,压接部伸出绝缘本体。所述数个端子中包括一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由固持部一侧缘延伸形成,且伸入于开槽内,其余各端子的接触部均伸入插接孔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的接触部由固持部一侧缘延伸形成,采用平板下料即可,不需二次折弯,便于冲压生产及降低模具成本,且零件的尺寸较容易控制,生产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5为图3所示的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现有技术]
绝缘本体 10’ 主体部 11’
对接部 12’ 插接孔 13’
端子槽 14’ 开槽 15’
端子 20’
[本实用新型]
音频插座连接器 1
绝缘本体 10 主体部 110
底壁 111 后壁 112
第一侧壁 113 第二侧壁 114
对接部 120 开槽 121
开孔 122 插接孔 130
第一端子槽 11 第二端子槽 12
第三端子槽 13 第四端子槽 14
第五端子槽 15 第六端子槽 16
固定块 17 第一端子 21
第一固持部 211 第一压接部 212
第一接触部 213 凸包 2131
第二端子 22 第二固持部 221
第二压接部 222 第二接触部 223
第三端子 23 第三固持部 231
第三压接部 232 第三接触部 233
第四端子 24 第四固持部 241
第四压接部 242 第四接触部 243
第五端子 25 第五固持部 251
第五压接部 252 第五接触部 253
第六端子 26 第六固持部 261
第六压接部 262 第六接触部 2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80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