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8878.8 | 申请日: | 200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4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白欣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斯迈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R33/9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魏晓刚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充电座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电子产品已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某些电子产品中,由于内部配置有电池模块(如充电电池),因此在不需外加电源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操作,进而增加电子产品使用上的便利性,例如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或是如自走式清洁装置(robot cleaner)等智能型家电等。
虽然这种类型的电子产品可借由其本身所具有的电池模块供应操作时所需的电源,然而受限于电池模块的电量有限,使电子产品在电池模块的电力耗尽后,必须借由一充电座对电池模块进行充电后,才能具有持续运作的能力。因此,这种电子产品均具有与其相对应的充电座,用以供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在此以自走式清洁装置及其充电座为例,一般在自走式清洁装置内部设置有一控制模块、一驱动模块、一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一电池容量检测模块及一电池模块,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到驱动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及电池容量检测模块,而电池模块则电性连接到电池容量检测模块及控制模块。并且于自走式清洁装置的外侧面或底面装设有一电性耦合于电池模块的充电端(recharging terminal)。
充电座则具有一充电控制模块及一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并且在充电座上具有一与充电端相对应的供电端(power terminal)。其中,充电座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可发射多个无线信号,用以确保自走式清洁装置能够确认前往充电座的路径。而充电控制模块则可控制充电座的输出电力规格或其他电气特性。
在自走式清洁装置的运作上,当自走式清洁装置的电池容量检测模块检测出电池模块的电量过低时,会将信息传送至控制模块,并且以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检测来自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所发射的无线信号。当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无线信号后,自走式清洁装置即利用控制模块做定位校正,并利用驱动模块驶向充电座,并结合到充电座上。此时,自走式清洁装置以充电端接触充电座的供电端,借以形成电性导电状态,并通过充电座对自走式清洁装置进行充电作业。
其中,在充电端与供电端的结构设计上,均是由成对的正极导电片及负极导电片所组成,且正、负极导电片之间以间隔排列方式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并具有一定的尺寸大小。当充电端接触供电端时,以充电端的正、负极导电片分别接触供电端的正、负极导电片,使充电端与供电端之间呈电性导通状态。此时,由于正、负极导电片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当充电端的正极导电片接触于供电端的正极导电片时,充电端的负极导电片亦同时地接触于供电端的负极导电片。
这种正、负极导电片同时接触的瞬间,极容易在接触点造成火花并引起短路,进而使充电座及自走式清洁装置在使用上存在安全性的疑虑。并且,由于受限于正、负电极导电片的尺寸大小,使待充电的自走式清洁装置在结合到充电座时,往往需沿一预定方向完全对正,才能使两者间的充电端与供电端相互导接而进行充电作业,此种高精确的定位要求亦增加自动充电实际操作上的困难。
此外,除了充电端与供电端的正、负极导电片均位于同一平面外,充电端与供电端的设置位置分别的裸露在自走式清洁装置及充电座上,并且不具有预防误触的断电机制。因此,在充电端或供电端上具有水气或沾染有液体的情形下,当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触摸到充电端或供电端时,极容易造成使用者触电或受到电击而受伤。因此,传统具有充电座的电子装置在充电端与供电端的设置上,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存在有安全性疑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借以改进传统电子装置及其充电座的充电端与供电端的由于在充电作业上以两者间的正、负极导电片同时接触的方式进行而容易在充电端与供电端的接触瞬间产生火花,所存在的安全性疑虑的问题。以及成对的正、负极导电片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容易让使用者同时误触充电端或供电端的正、负极导电片,而造成使用者因触电而受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充电座及一主机。充电座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夹角,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位于充电座的不同侧面上。主机以可拆卸的关系结合到充电座上或是与充电座分离。主机具有一第三电极与一第四电极,第三电极与充电座的第一电极相对应,且第四电极与充电座的第二电极相对应。当主机结合到充电座时,主机先以第四电极接触第二电极,之后,再以第三电极接触第一电极,使主机的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分别与充电座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呈电性导通状态,而借由充电座对主机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斯迈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恩斯迈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88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环天线安装定位支架
- 下一篇:电池充放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