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的进气门和排气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9173.8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1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夏旭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3/00 | 分类号: | F01L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刘荣 |
地址: | 4383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气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的进气门和排气门。
背景技术
气门作为发动机配气机构中的执行元件,由于其担负的特殊功用和恶劣的工作环境,气门失效时有发生,轻则损及功率,重则机器报废甚至产生恶性事故。B系列发动机以其结构紧凑,马力强劲,性价比高等特点广泛用于军用、民用汽车的发动机。
B系列发动机工作时排气门头部承受最高温度达950℃以上,其颈部第二热点的最高温度也在850℃左右,且承受着很大的冲击性交变载荷。发动机工作环境恶劣,工况经常超出设计标准,气门断裂掉头等失效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因气门失效事故造成外部赔偿额巨大,气门装机后故障率较高、经济损失巨大的情况下进行的,从分析柴油机气门工况及其早期断裂的原因机理着手,经走访用户取样调查,对失效残件进行剖析,具体车型不同,使用状况也有较大差异。发动机气门的主要失效形式:
A进气门杆上部锁块夹持范围内的疲劳断裂,
B进气门在盘杆过渡处多圆弧扩展的疲劳断裂,
C进气门在盘杆过渡处的早期疲劳断裂,
D排气门在第二热点处的疲劳断裂,
E排气门与活塞打顶而在第二热点处的早期疲劳断裂,
F进气门杆部弯曲。
主要表现为头部体积过大,重量较重,工作时热容量偏高导致第二热点处超温;第二热点处直径太小,机械强度不够;头部向杆部传热距离太长,第二热点处降温不够;颈部强度不够等是造成产品失效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进气门和排气门及两者的生产工艺,改进了气门的结构,并且减少、优化机加工工序,减少加工应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发动机的进气门,至少包括气门杆、由气门颈部和气门盘部组成的气门头,气门颈部连接气门杆和气门盘部,气门杆长为100~101mm,气门颈部最小处直径为8.7~8.9mm,过渡锥角为15°~20°。
与发动机的进气门相匹配的排气门,至少包括气门杆、由气门颈部和气门盘部组成的气门头,气门颈部连接气门杆和气门盘部,气门杆长为100~101mm,气门盘部的厚度为3.8~4.3mm,过渡锥角为15°~20°,气门颈部为锥形,气门颈部锥面的母线延长线的夹角为6°~10°,气门颈部最小处直径为8.7~8.9mm。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减少气门头部热容量和提高气门颈部刚性并减少材料消耗;
2.减少气门工作时的运动惯量,降低冲击力;
3.减少加工应力,提高加工精度,同时降低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
4.产品寿命长,由于项目产品的结构较原产品有了较大的改进,加工后的产品抗疲劳增强,产品寿命由15万公里提高到25万公里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进气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气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门杆,2.气门颈部,3.气门盘部,L1:气门杆长,L2:气门颈部最小处直径,L4:气门盘部的厚度,a:气门颈部过渡锥角,b:气门颈部锥面的母线延长线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图1所示,该发动机的进气门,至少包括气门杆1、由气门颈部2和气门盘部3组成的气门头,气门颈部2连接气门杆1和气门盘部3,气门杆长L1为100~101mm,具体是指气门杆磨光长度,气门颈部最小处直径L2为8.7~8.9mm,增大了原有B系列发动机气门颈部最小处直径L2,从而增加该处的刚性,同时在工艺上注重盘部与杆部过渡处磨削时光滑过渡无台阶和凸起,杜绝尖角应力效应,从而解决了进气门在盘部与杆部过渡处的早期疲劳断裂等失效问题,气门颈部过渡锥角a为15°~20°,从而解决了进气门在盘部和杆部过渡处多圆弧扩展的疲劳断裂失效问题。
图2所示与发动机的进气门相匹配的排气门,至少包括气门杆1、由气门颈部2和气门盘部3组成的气门头,气门颈部2连接气门杆1和气门盘部3,气门杆长L1为100~101mm,具体是指气门杆磨光长度,气门盘部的厚度L4为3.8~4.3mm,盘部厚度减少后从而可以减少气门头部重量,达到减少气门头部热容量,减少气门工作时的运动惯量,降低冲击力,同时降低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的目的,气门颈部过渡锥角a为15°~20°,减小了原有的排气门过渡锥角,从而减少气门头部热容量,解决了排气门盘部烧灼掉块的失效问题,气门颈部为锥形,气门颈部锥面的母线延长线的夹角b为6°~10°,气门颈部最小处直径L2为8.7~8.9mm,提高气门颈部刚性,从而解决气门在第二热点处的疲劳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未经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91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发动机左上盖
- 下一篇:综采工作面弯曲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