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不同热特性交叉结构热导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9926.5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2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泰和 |
主分类号: | F28F3/08 | 分类号: | F28F3/08;A47J27/00;F28F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乐慧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特性 交叉 结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具不同热特性交叉结构热导装置,为借由热传导系数或单位热容量值或热辐射系数(放射率,Emissivity)至少其中一种为不同的至少两种温能传导材料,以共同构成至少两层呈特定交叉叠层结构形态的温能传导结构,借以提高温能传输效能。
背景技术
传统散热结构通常借单一材料构成温能传导结构,由于作为第一温能体的致冷源或热源,除热管或其它致冷或致热在封闭空间内可以全面积接触外,常为局促耦合于温能传导装置的较小热传导面积,例如作为第一温能体的热源为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热损的热能,或功率半导体热损的热能,或发光二极管(LED)热损的热能,其供耦合于上述发热体作散热功能运作时,若温能传导结构采用单一材料制成,则即使单一材料本身的热传导系数较佳,但其单位热容值通常未必最佳,例如以铜材制成中央处理器、或功率半导体、或发光二极管的散热器,其重量较重且昂贵,热传导系数佳,但单位热容值低于铝。
若采用单位热容值较佳的单一材料,其重量较轻且价格较低,例如以铝材所制成中央处理器、或功率半导体、或发光二极管的散热器,则其单位热容值及热辐射系数(放射率,Emissivity)虽较高,但材料本身热传导系数低于铜材,因此采用单一材料制成温能传导结构时,其温能传输效果较受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揭示一种具不同热特性交叉结构热导装置,为借不同导热特性材料作成交叉材料呈特定交叉叠层结构形态的导热结构,而有别于传统由单一材料构成的热传导装置,此项具不同热特性呈特定交叉叠层结 构形态的热导装置,为以具较良好热传导系数的材料作为中继导热体,中继导热体的一端或面供与发热或致冷的第一温能体作热传导耦合,而在中继导热体的另一端或面的一部分,供与界面导热体耦合,而另一部分供与第二温能体直接作传导,上述界面导热体为具有(1)相对于中继导热体具有较高单位热容值,或(2)相对于中继导热体对第二温能体,具有较良好的热传导系数,或(3)相对于中继导热体对第二温能体,具有较良好的热辐射系数(放射率,Emissivity)的三种特性均较良好或至少其中的一种热传导特性较良好,而作为中继导热体与第二温能体间的热传导载体;当第一温能体与第二温能体之间具有温差时,借不同热特性材料作特定交叉层叠的结构,以利于传导温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前技术三层式逐层叠设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先前技术图1在界面导热体103与中继导热体102之间加设导热夹层110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层结构中间部分呈跨层结合供作热传导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层结构中间部分呈跨层结合供作热传导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层结构中间部分呈跨层结合供作热传导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层结构的中间部分呈跨层结合供作热传导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层结构的中间部分呈跨层结合供作热传导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层结构的中间部分呈跨层结合供作热传导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层结构的中间部分呈跨层结合供作热传导的组成 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交叉结构复层结构中间部分呈跨层结合供作为平底炊具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交叉结构复层结构中间部分呈跨层结合供作为圆底炊具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交叉结构复层结构中间部分呈跨层结合供作为锅炉装置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交叉结构复层结构中间部分呈跨层结合供作为茶壶装置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交叉结构复层结构中间部分呈跨层结合供作为火锅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交叉结构复层结构中间部分呈跨层及包夹供作热传导组合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交叉结构复层结构中间部分呈跨层包夹供作为深底炊具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交叉结构复层结构中间部分呈跨层包夹供作为碗状炊具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交叉结构复层结构中间部分呈跨层包夹供作为锅炉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交叉结构复层结构中间部分呈跨层包夹供作为茶壶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泰和,未经杨泰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99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