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梁偏置前后轮叉能移可转的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0381.X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0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新庭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梁 偏置 后轮 叉能移可转 自行车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们骑行自行车的改进,尤其是大梁偏置前后轮叉能移可转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二轮自行车,水平大梁置于前脸后面,后轮叉设套可沿大梁前移,缩短整车长度,以便存放,还可继续向前推行。由于前轮叉未设套不能沿大梁后移,后轮叉也不可转动,不能再缩短整车长度,成为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后轮叉可平移的自行车前轮叉不能沿大梁后移,后轮叉不可转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其大梁偏置前后轮叉能移可转,可进一步缩短整车长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梁偏置,前后轮叉随偏置套筒沿大梁平移及锁紧,后轮叉也有转轴,且前后轮叉偏置套筒可为连体式、大梁可为“Z”型。前后轮叉转动一个角度,后轮叉向前平移,前轮叉向后平移,整车长度进一步缩短,以推入小空间内。偏置套筒为连体式,易于制造。大梁为“Z”型,适应前后轮叉偏置套筒高度不一致时结构安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前后轮叉都沿大梁平移都可转动,比只有后轮叉可平移的自行车进一步缩短整车长度,仍可推行,便于存放。其结构可置于二轮自行车、三轮自行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二轮自行车的正面(图2的A向)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二轮自行车的侧面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自行车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体式偏置套筒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大梁为“Z”型的示意图。
图中1.车把,2.前脸,3.前叉套筒,4.鞍座,5.鞍座套筒,6.大梁,7.后叉套筒,8.支撑杆,9.转轴,10.插销,11.后轮支架,12.后轮叉,13.锁紧,14.前轮叉,15.脚踏驱动,16.后轮转轴套,17.复位弹簧,18.衣架,19.支撑块,20.连体轮叉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前脸(2)两侧偏置了两个前叉套筒(3),附有锁紧(13),前叉套筒(3)套在大梁(6)上平移及锁紧。锁紧(13)是在套筒开口处两侧有凸出片,让螺栓穿过外侧过孔,拧入内侧的丝孔,拉紧开口以锁紧。前轮叉(14)的立管穿过前脸(2)与车把(1)相连,转动。
在图2中,后叉转轴套(16)两侧设有后叉套筒(7)及附有的锁紧(13),后叉套筒(7)可沿大梁(6)平移及锁紧。后轮叉(12)的转动结构与前叉的相同。复位弹簧(17)使后轮叉(12)转动后复位。鞍座(4)随后轮叉(12)移动。衣架(18)在大梁(6)之下。脚踏驱动(15)在后轮叉(12)上。前轮叉(14)后移,后轮叉(12)前移,两轮叉都转动一角度,可进一步缩短整车长度。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轮自行车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前脸(2)两侧的前叉套筒(3)及锁紧(13),可套在大梁(6)上平移及锁紧。前轮叉(14)的立管穿过前脸(2)与车把(1)相连,以转动。鞍座(4)在鞍座套筒(5)上,可沿大梁(6)平移及锁紧。后叉套筒(7)也有锁紧(13),可沿大梁(6)平移及锁紧。后轮叉支架(11)外端装有可转动的后轮叉(12),内端用转轴(9)连接在后轮叉套筒(7)上,支撑杆(8)转动用插销(10)固定后轮叉支架(11),两后轮叉(12)之间距离确定。脚踏驱动(15)在前轮叉(14)上。前后轮叉都可以平移、转动,缩短整车长度。
当偏置大梁单边强度足够大时,自行车大梁可单边偏置。
图4是连体轮叉套筒(20)时,大梁(6)之间加了支撑块(19)。
图5是大梁(6)为“Z”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新庭,未经谢新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03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电解槽阴极
- 下一篇:一种新型点滴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