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1387.9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0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余少言;仇明贵;胡定刚;向熹;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F28F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3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热水器用高效换热器。
背景技术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因其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等技术优势逐渐成为燃气热水器的主流,冷凝式换热器作为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核心部件,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目前,现有热水器用的冷凝式换热器可根据结构特征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单路进水单路换热,这类换热器主要结构特征是只有一根换热水管,该换热水管在一定体积范围内或盘或绕尽量延长换热回路,有些换热器还在换热管外加装换热翅片以提高换热效率,这类冷凝式换热器因采用一根换热管,因此出热水速度快、出示温度高,但这类冷凝式换热器结构较复杂,加工工艺要求较高,而且一旦换热管某个部位被腐蚀出小孔,维修时需要更换整个换热管,成本较高、维修麻烦。还有一类是多路进水多路换热,这类冷凝式换热器有多根换热水管,每根换热水管在换热前都有独立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这类冷凝式换热器结构较为复杂,主要用于中央式供水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可以实现单路进出水、多路换热,不仅换热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成本底。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固定在换热管外表面的集热片,其特征在于:在换热管的两端各自连接有集水腔,该集水腔包括集冷水腔和集热水腔,集冷水腔设有进冷水接口,集热水腔设有出热水接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换热管为多根平行排列的直管或多排叉排管。
所述集水腔为扁平状腔体结构,该集水腔的中部和换热管连接。
所述集水腔为管状结构,该集水腔内径大于换热管直径。
所述换热管为多根平行排列的U形管,该U形管的一根支管位于另一根支管的上方,位于上方的支管和集热水腔连接,位于下方的支管和集冷水腔连接。
所述集水腔为扁平状腔体结构,该集水腔中部设有隔层,该隔层上部的腔体为集热水腔,下部的腔体为集冷水腔。
所述换热管为圆管或扁管。
所述换热管为单层管或多层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换热管的进水处设有集冷水腔,冷水经过集冷水腔后再经换热管进入换热区,在热水器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内,集冷水腔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降低进入换热管的水流速度,从而延长了换热时间,提高了初始出水温度。
2.本实用新型在换热管的出水处设有集热水腔,冷水经多根换热管在换热区加热后,汇集到集热水腔混合均匀,然后再由出热水接口流出,因此流出的热水温度稳定,流速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侧视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换热管,2.集热片,3.集冷水腔,4.进冷水接口,5.集热水腔,6.出热水接口,7.U形换热管,8.集水腔,9.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结构和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五根平行排列的换热管1和固定在换热管1外表面的集热片2,在换热管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集冷水腔3和集热水腔5,集冷水腔3连接有进冷水接口4,集热水腔5连接有出热水接口6,该换热管1为单层的圆管。集冷水腔3和集热水腔5都为扁平状腔体结构,该集冷水腔3和集热水腔5的中部和换热管1连接,下部和进冷水接口4、出热水接口6连接。
本实施例工作时,冷水经由进冷水接口4流入到集冷水腔3,在集冷水腔3汇集后再平均分流到各个换热管1内,冷水在换热管1内加热成热水后再流入集热水腔5内混合均匀,然后再从出热水接口6流出供用户使用。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13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