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高容量镍氢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1397.2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8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端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0 | 分类号: | H01M10/30;H01M4/64;H01M2/2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容量 镍氢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镍氢电池,特别是指一种能够实现快速充电或放电的镍氢电池。
背景技术
镍氢电池是近年来国内外大力研究和开发的一种新型碱性蓄电池。与镍镉电池相比,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而且由于镍氢电池不使用镉,所以其对环境的污染较小。随着设备向小型化、多功能化的发展,作为其电源的电池也因此要求具有小的体积和高的容量。
长期以来,电动工具市场被镉镍电池所垄断,而镉具有剧毒,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2006年欧洲开始禁镉,因此开发动力高容量镍氢电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专利200720182733.7提出一种方法,其采用镍带作为导线将镍电极与盖帽相连接;氢电极通过铜网直接与钢壳底部接触。而镍带本身具有较大的电阻,且铜网与钢壳底部的接触面较小会增大电池内阻,因此上述专利的电池内阻较大,电流密度较高,不利于快速的充电及放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快速充电或放电的动力高容量镍氢电池,其目的在于克服普通电池充、放电时间较长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动力高容量镍氢电池,包括镍电极、氢电极、夹设于镍电极、氢电极之间的隔膜、电池盖帽以及钢壳,所述镍电极、氢电极及隔膜卷绕并设置于所述钢壳内,它还包括集流体、集流盘,所述氢电极的下端部凸出所述隔膜,且氢电极下端部通过集流体与钢壳连接;所述镍电极的上端部凸出所述隔膜,且镍电极的上端部通过集流盘与电池盖帽连接。
所述集流盘呈蝴蝶状;所述集流体呈梅花状。
所述集流体通过点焊方式与氢电极下端部及钢壳连接;所述集流盘通过点焊方式与镍电极上端部及电池盖帽连接。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集流盘的应用可有效的降低电池的电极电阻及极化电阻,从而降低电池内阻;通过集流体的应用可有效的增加氢电极与钢壳底部的接触面,从而降低电池内阻;通过经过磺化处理的聚烯烃隔膜可有效减小隔膜纸的自放电。通过上述对镍氢电池的改进可有效地实现镍氢电池在短时间内充电或放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电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镍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动力高容量镍氢电池,包括镍电极3、氢电极1、夹设于镍电极3、氢电极1之间的隔膜2、电池盖帽7以及钢壳6,所述镍电极3、氢电极1及隔膜2卷绕并设置于所述钢壳6内,它还包括集流体5、集流盘4,所述氢电极1的下端部凸出所述隔膜2,且氢电极1下端部通过集流体5与钢壳6连接;所述镍电极3的上端部凸出所述隔膜2,且镍电极3的上端部通过集流盘4与电池盖帽7连接。所述集流盘4呈蝴蝶状;所述集流体5呈梅花状。另外,所述集流体5通过点焊方式与氢电极1下端部及钢壳6连接;所述集流盘4通过点焊方式与镍电极1上端部及电池盖帽7连接。所述隔膜2为经过磺化处理的聚烯烃隔膜。
通过集流盘4的应用可有效的降低电池的电极电阻及极化电阻,从而降低电池内阻;通过集流体5的应用可有效的增加氢电极1与钢壳6底部的接触面,从而降低电池内阻。上述镍氢电池可有效地实现镍氢电池在短时间内充电或放电的效果。
参照图1、图2、图3,生产上述动力高容量镍氢电池的工艺,其具体步骤的实施方式如下:
a镍电极3的制作:将氢氧化亚镍、催化剂、添加剂、导电剂及浓度为10%的PTFE混合后填充到含镍99%-99.8%的发泡镍内,且距离发泡镍顶端5.5-6.5mm的部分不填充材料,上述填充材料及发泡镍共同形成镍电极3并控制镍电极3厚度为0.42±0.02mm,所述不填充材料的发泡镍部分为预留发泡镍部分9;
b氢电极1的制作:以铜网为载体,将储氢合金粉通过机械碾压于铜网作为电极片,并控制电极片厚度为0.22±0.02mm,所述电极片再浸泡于浓度为5%的PTFE内,从而可有效防止电极片被电解液腐蚀,上述经过PTFE浸泡的电极片作为氢电极1;
c卷绕:经过磺化处理的聚烯烃隔膜将镍电极3、氢电极1隔开,镍电极3预留发泡镍部分9凸出于隔膜2上端,氢电极1凸出于隔膜2下端,所述镍电极3、氢电极1及隔膜2通过高精密机卷绕后用文具胶纸缠绕住,所述经文具胶纸缠绕后的镍电极3、氢电极1及隔膜2作为电芯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1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灯型天线
- 下一篇:一种信号发射/接收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