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顶风机风帽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1596.3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1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意根;王淼根;陈根荣;徐成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盾风机风冷设备有限公司;徐意根;王淼根;陈根荣;徐成铣 |
主分类号: | F04D29/54 | 分类号: | F04D29/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6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风机 风帽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空气穿过屋顶向上排放的屋顶风机,尤其是能消声分流的屋顶风机风帽。
背景技术
目前,所用的屋顶风机风帽是有一个下口能与屋顶风机法兰对接的锥形风筒,这个锥形风筒的顶点,装有一个伞形防雨罩,并与锥形风筒有一定距离。伞形防雨罩四周与外筒分隔固定,分隔处是通风道。外筒上面用透孔盖板,透孔板上面放网罩,并与外筒上沿固定构成。这种屋顶风机风帽在风机把室内空气向外排放时,首先经过锥形风筒,直冲向上,但上面是一个伞形防雨罩,风流在这个防雨罩的顶端冲撞后再沿着伞形防雨罩的内边流向四周,从伞形防雨罩与外筒的空缝中向上排放,这种屋顶风机的风帽,风阻大,噪声高,而且由于风流阻力的增大,出风量减小,减低了屋顶风机的有效动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屋顶风机的风帽,风流首先冲在伞形防雨罩上,再沿着伞形防雨罩的内沿回流到它的四周,才能在外筒的空缝中向上排放,造成了风的反压力大,噪声高,降低屋顶风机的有效功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顶风机风帽,该屋顶风机风帽,它不仅能把屋顶风机送出的风流向四周分流,而且能把随风带出的风机噪声大幅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锥形风筒中间,设置了一个向天的钟形状分流器,防雨罩、外筒以及外筒上口的通风孔全布的盖板、网罩组成。分流器的外周填足吸声棉,用玻纤布粘密孔板包围吸声棉,分流器的大口与防雨罩的外沿全周固定,分流器腰部, 用数条支架与锥形风筒中间部位相对连接。另有几只支架,它的上边与防雨罩的外沿和分流器上口一起固定,支架的下边用螺杆固定在锥形筒风筒的外壁上,支架外凸的一面亦用螺杆固定在外筒的内壁上,构成环形出风道,外筒上口盖上有通风孔全布的盖板和网罩。在屋顶风机送风时,风流进入锥型风筒,在分流器作用下,风流向它的四周上升。由于分流器外周是吸声棉,吸收了大部分随风带出的风机噪声,风流再从防雨罩和外筒的环形出风道中向上排放,经由孔盖板,排出屋顶风机的风帽之外,达到风流扩散式直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风阻小,噪声低,提高风机工作效能,结构简单,投入少,各种屋顶风机均可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右解剖结构主观图
图2是图1的左半边拆去网罩,右半边沿A-A向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只下面有可与屋顶风机连接法兰。上口有加强翻边的锥形风筒(1),和预制的外筒(2),一只向天的钟形分流器(3),它的内壁外用拉铆钉固定一只支架(4),填足吸声棉(5),用玻纤布(6),粘密孔板(7),包围吸声棉(5),在支架(4)的另一面,与锥形风筒(1)的内侧,装上定位支架(8),来固定分流器(3),在分流器的上口与内撑支架(9)和防雨罩(10)一起用螺杆固定。内撑支架(9)的下脚,固定在锥形风筒(1)的外壁上,它的凸面与外筒(2)的内壁,亦用螺杆固定,形成防雨罩(10)和外筒(2)之间的环形出风道(11),在外筒(2)的上口,装上有通风孔全布的盖板(12),盖板(12)的上面紧贴网罩(13),并扣在外筒(2)的上口上。
上述所述选用材料,除分流器(3)、支架(4)、定位支架(8)、内撑支架(9)应用镀锌板,其余材料均可用模制玻璃钢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盾风机风冷设备有限公司;徐意根;王淼根;陈根荣;徐成铣,未经浙江金盾风机风冷设备有限公司;徐意根;王淼根;陈根荣;徐成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1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