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及应用此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1636.4 | 申请日: | 200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2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森展;焦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3/00 | 分类号: | F28F3/00;F28F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应用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散热鳍片及应用此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电脑已成为诸多行业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电脑内部绘图芯片、中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效能的不断提升,散热模块对维持这些电子元件及其电脑运行的稳定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散热模块可包括散热鳍片和导热管。散热鳍片具有长形孔,以供导热管穿过。导热管与长形孔内壁之间可填充接合材料,以使导热管和散热鳍片可以紧密结合。
图1A~图1C所示为已知的散热鳍片的示意图。请一并参考图1A~图1C。在图1A中,散热鳍片6具有一个注入孔62,其位于长形孔61的中央上方;在图1B中,散热鳍片7具有两个注入孔72、73,其在长形孔71的中央上方成对称分布;在图1C中,散热鳍片8亦具有两个注入孔82、83,其分别对称地形成于长形孔81的两端并位于长形孔81的两侧。在图1A~图1C中,接合材料(图未示)皆从各个注入孔注入以填充导热管(图未示)与长形孔内壁之间的间隙。
接合材料从注入孔进入后是利用导热管与长形孔内壁之间的毛细力来产生流动以填满所有间隙。然而,实际在制造时由于存在制造公差,因此不能精确地控制间隙的大小。由此,常常会导致毛细力在图1A~图1C所示的散热鳍片的垂直段中断而无法确保接合材料可以均匀地填满所有间隙,如此则影响了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鳍片及应用此散热鳍片的散热模块,以解决散热鳍片的垂直段中断而无法确保接合材料可以均匀地填满所有间隙从而影响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鳍片,具有长形孔与二个注入孔。所述这些注入孔分别形成于长形孔的两端且位于长形孔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包括导热管、接合材料以及多个散热鳍片。每一个散热鳍片具有长形孔与二个注入孔。长形孔供导热管穿过。所述这些注入孔分别形成于长形孔的两端且位于长形孔的同一侧,所述这些注入孔用以注入接合材料,以填充导热管与长形孔内壁间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鳍片以及散热模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两个注入孔分别形成于长形孔的两端且位于长形孔的同一侧。因此,在散热鳍片的垂直段部分,注入孔内注入的接合材料,在其有限的融熔时间内,可在重力作用下沿导热管与长形孔内壁间的间隙向下流动,以填充垂直段部分的间隙。如此,即可解决先前技术中因为毛细力在垂直段中断而使得接合材料无法均匀填满所有间隙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A~1C所示为现有的散热鳍片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散热模块的分解图。
图8所示为图7中的散热模块的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鳍片1具有长形孔11、二注入孔12、13、折边14以及止挡部15。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长形孔11即为扁平状,其可由两个侧边16、17以及两个对称的弧形部18、19依次连接形成。换言之,弧形部18、19即为长形孔11的两端,侧边16、17则分别连接这两端。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本实施例中,当散热鳍片1与导热管(图未示)结合时,导热管即可从长形孔11中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1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凝热交换器中换热管与接头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