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善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冷却能力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1752.6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2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郜义军;石里明;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紫荆信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8F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风冷 冷凝器 冷却塔 冷却 能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改善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冷却能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空调以及冷却塔在各行业各领域使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空调冷却方式有风冷式,如风冷冷凝器;还有蒸发冷却,如冷却塔。
现有技术中,风冷冷凝器和冷却塔等设备的排风口和进风口距离相对较近。排风口为正压区,进风口为负压区,若通风不畅,很有可能造成大部分排风被吸回进风口,导致进风温度或相对湿度过高。随着城市发展,为节省空调室外机或冷却塔占地面积,更好的与建筑美观结合,满足降噪等要求,空调室外机或冷却塔摆放位置受到很大的限制。经常处在有很多障碍物的环境中,或摆放过于密集,导致机组通风不畅。当机组处于通风不畅的环境中,如果机组进风量较大,环境阻隔物较多,进风不足,容易使排风不能及时排走,重新回到进风口,导致设备进风温度或相对湿度过高,冷却能力下降,设备效率降低。当室外温度或相对湿度较高时容易发生机组高压保护而停机。当多台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密集布置时,即便没有遮挡,靠近中间位置的机组由于通风相对不利,进风会受机组自身以及附近其他机组排风的影响,致使进风温度或相对湿度升高,机组冷却效果下降,甚至发 生高压报警停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冷却能力的装置。它能有效改善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的运行环境,消除或减少排风对进风的影响、提高冷却能力、节省能耗,保证风冷冷凝器以及冷却塔的正常工作。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改善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冷却能力的装置,它包括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及其排风机一。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排风口处密闭装有圆筒形的排风筒。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排风筒顶端装有排风机二。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进风口下方设置由送风机、送风管和送风出口依次相通组成的补风设备向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进风口附近补充新风。
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排风筒的材料采用纤维或帆布柔性易弯曲材料以及金属、合金或玻璃钢刚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在通风不畅的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排风口处加装一定高度的排风筒,使得设备排风不会被机组重新吸入进风口。从而提高处在通风不畅的工作环境或密集布置的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的冷却能力,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性能,降低空调设备运行能耗,保证了室外机组在大气温度或相对湿度较高时仍能够正常工作。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使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的安装要求降低、 减小占地面积,在大气温度较高或相对湿度较大时仍能正常工作,保证人员的热舒适和设备的正常安全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3及其排风机一2。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3排风口处密闭装有圆筒形的排风筒1。当室外机组排风机一2开启后,排风通过排风筒1排到机组上空一定高度,排风筒1的高度以排风基本不会再影响进风为宜。排风筒1出口端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装一定角度的排风罩等设备。排风筒1的材料可以采用柔性易弯曲材料,如纤维或帆布。以及刚性材料,如金属、合金或玻璃钢。
实施例二
参看图2,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排风筒1顶端装置排风机二7,以消除排风筒1阻力对排风量的影响。
实施例三
参看图3,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3进风口下方设置由送风机5、送风管4和送风出口6依次 相通组成的补风设备向风冷冷凝器或冷却塔3进风口附近补充新风。排风筒1工作同时,为保证室外机进风量不变,或机组在较高温度/相对湿度天气下也能正常工作,开启该补风装置,向室外机补充新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紫荆信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紫荆信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17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影模块
- 下一篇:矿井井下钻孔下套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