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结构的SKSZ旋转闪蒸干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1953.6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8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生;李红敏;李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结构 sksz 旋转 闪蒸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闪蒸干燥技术,提出一种改进结构的SKSZ旋转闪蒸干燥机。
背景技术
在众多工业领域中,一般都包括有产品加工过程、脱水烘干、包装等工艺。钼选矿也不例外,钼原矿石经过三段破碎、一段球磨分级之后,再经一次粗选、三次扫选、二次精选作业后获得钼精矿,其精矿经压滤机脱水后进入SKSZ旋转闪蒸干燥机进行烘干,之后包装。
烘干系统主要由SKSZ旋转闪蒸干燥机主机系统,螺旋送料机给料系统,热风炉供热系统,旋风、袋式捕集器收料系统,风机、管路系统和温度、电控操作系统组成。其原理:含湿物料(钼精矿)由螺旋送料机给料机连续送到干燥机内,与换热器输出热风进行传质、传热交换,在干燥机机械力和热风流复合作用下,结块物料被粉碎,所含水分被不断蒸发、粉碎后的物料被热风夹带至干燥室作螺旋向上运动,其中颗粒较大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向干燥室筒壁并下落到底部重新参与上述过程,达到干燥要求的成品物料则由气流夹带进入物料收集器(旋风分流器、袋式捕集器)实现多级回收,从而完成整个干燥过程。
由于SKSZ旋转闪蒸干燥机一内置筒套的直径和形状不尽合理,致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1、进料易堵塞。2、台/时处理能力小。3、精矿含水量过低(0.3~.0.6%)。4、因精矿水分过低而造成的低品位精矿损失较严重及由此而造成的空气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改进结构的SKSZ旋转闪蒸干燥机,使其解决生产过程中(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完成其发明任务:一种改进结构的SKSZ旋转闪蒸干燥机,在旋转闪蒸干燥机内置筒套的下端具有一个轴向250mm、弦长150mm的半圆弧切槽,即在原有内置筒套的下端切下一个轴向长250mm、弦长150mm的半圆弧;将内置筒套的最佳外径尺寸设计为350mm,即将内置筒套的外径由原来的250mm加大到350mm。由于在内置筒套的下端切下一个半圆弧(进料方向)从而解决了进料易堵塞的问题,因将其外径加大,改变(缩小)干燥室的横向断面,提高了热气流流动速度,使热气流具有较大的带动力,从而达到了提高精矿含水量(4~6%)的目的,低品位精矿损失较严重及由此而造成的空气污染等问题也随之得到解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进结构的SKSZ旋转闪蒸干燥机,可以解决因内置筒套直径和形状不尽合理而给生产带来不利,使其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旋转闪蒸干燥机内置筒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置筒套筒,2、切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对SKSZ旋转闪蒸干燥机结构的改进,主要涉及对SKSZ旋转闪蒸干燥机内置筒套结构的改进;即在旋转闪蒸干燥机内置筒套1的下端具有一个轴向长250mm、弦长150mm的半圆弧切槽2, 由此,解决进料易堵塞的问题;将内置筒套的最佳外径尺寸设计为350mm;提高热气流流动速度,使热气流具有较大的带动力。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对SKSZ旋转闪蒸干燥机内置筒套结构的改进,其它部分采用SKSZ旋转闪蒸干燥机的原有结构,在此对其不作过多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19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燃气炉窑隔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