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重式井下液、气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2063.7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8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森;张镇;张映辉;王贵军;王亚东;曹驌驌;李军;牛增前;谷庆江;高志伟;张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B01D45/02;B01D4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于鸿斌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沽区天津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重 井下 分离器 | ||
1.一种多重式井下液、气分离器由排气上接头(1)、上密封头(2)、内中心管(4)、进油焊接环(9)、排气中心管(7)、外筒(6)、叶片(8)、溢气环(5)、分流头(10)、下密封环(11)、瓶颈下接头(13)构成,其特征在于内中心管(4)和排气中心管(7)通过进油焊接环(9)连接在一起;上密封头(2)和分流头(10)分别焊接在内中心管(4)的上、下两端,溢气环(5)和下密封环(11)分别焊接在排气中心管(7)的上、下两端并装在外筒(6)内,排气上接头(1)和瓶颈下接头(13)分别丝扣连接在外筒(6)的上、下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式井下液、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排气上接头(1)与上密封头(2)间、外筒(6)与下密封环(11)间、外筒(6)与瓶颈下接头(13)间分别安装有密封圈(3)、(12)、(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式井下液、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瓶颈下接头(13)内壁车有75°的收敛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式井下液、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叶片(8)以螺旋状焊接在内中心管(4)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式井下液、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排气上接头(1)的本体上均匀钻有72个小孔,孔径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20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