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扶式联合旋耕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2403.6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3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牛衍军;牛胜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衍军 |
主分类号: | A01B33/02 | 分类号: | A01B33/02;A01B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扶 联合 旋耕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联合旋耕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扶式小型旋耕机结构是,它包括带驱动轮的机架、手扶操作机构、旋耕机构、传动机构和设置在机架前端的限深轮。工作方式是驱动轮在前面行走,旋耕机构在后面破土。当在山区、果园,大棚等地形复杂的田间地头作业时,由于旋耕机构布置在驱动轮的后面,受空间所限,使地头、树下、大棚边角无法旋耕。目前仍然得依靠手工劳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给农民带来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手扶旋耕机无法在地头、树下、大棚等地形复杂的田间地头耕作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手扶式联合旋耕机。
这种手扶式联合旋耕机的构造是,它包括带驱动轮的机架、手扶操作机构、旋耕机构、传动机构和设置在机架前端的限深轮,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布置在驱动轮上方,旋耕机构布置在驱动轮前方,另外在限深轮和旋耕机构中间设置有破土机构;破土机构通过介齿轮和与介齿轮一起转动的皮带轮与旋耕机构进行传动;
所述的破土机构是一组旋耕刀,该旋耕刀的旋向与旋耕机构的旋耕刀旋向相反,该旋耕刀的长度小于旋耕机构的旋耕刀的长度,即破土机构的破土深度小于旋耕机构的破土深度,且破土机构与旋耕机构的转动方向相反。
为了防止旋耕湿地时泥巴溅落到机架上,在旋耕机构和破土机构的上方设有挡泥罩。
为了适合旋耕不同的幅宽,所述的机架为伸缩式机架。即在机架的一侧设置一个活动连接的副架。
为了适应伸缩式机架,上述挡泥罩由两块罩叠合组成,一块安装在机架上,一块安装在副架上,通过机架伸缩的同时挡泥罩即可实现重叠或拉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作业时,操作人员跟在旋耕机后面,手握手扶操作机构,动力机构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带动旋耕机构和破土机构工作。由于旋耕机构布置在驱动轮前方,能伸到人走不到的边角地带,满足了果园、大棚、山区、地头等复杂地形的耕作;又由于在旋耕机构前面增设了破土机构,在遇到结壳地时,破土机构先将将土耙碎再进行旋耕,这样先破壳后旋耕的方式整地均匀,平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轻便,灵活,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挡泥罩,2--动力机构,3--手扶操作机构,4--机架,5--传动机构,6--驱动轮,7--旋耕机构,8--皮带轮,9--介齿轮,10--破土机构,11--限深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手扶式联合旋耕机的构造是,它包括带驱动轮6的机架4、手扶操作机构3、布置在机架4上的动力机构2、旋耕机构7、传动机构5以及设置在机架4前端的限深轮11,传动机构5是皮带传动机构;动力机构2布置在驱动轮6的上方,旋耕机构7布置在驱动轮6前方,另外在限深轮11和旋耕机构7中间设置有破土机构10。所述的破土机构10是一组旋耕刀,该旋耕刀的旋向与旋耕机构7的旋耕刀旋向相反,该旋耕刀的长度小于旋耕机构7的旋耕刀的长度,即破土机构10的破土深度小于旋耕机构7的破土深度,且破土机构10与旋耕机构7的转动方向相反。传动时,破土机构7通过介齿轮9和与介齿轮9一起转动的皮带轮8与旋耕机构7进行传动。为了防止旋耕湿地时泥巴溅落到机架4上,在旋耕机构7和破土机构10的上方设有挡泥罩1。
为了适合旋耕不同的幅宽,所述的机架4为伸缩式机架。即在机架4的一侧设置一个活动连接的副架(图中未画出)。
为了适应伸缩式机架,上述挡泥罩1由两块罩叠合组成,一块安装在机架4上,一块安装在副架上,通过机架4伸缩的同时挡泥罩1即可实现重叠或拉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衍军,未经牛衍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24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