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锐式交叉钻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2474.6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谭忠诚;孙尚华;肖俊梅;胡小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锐合钻石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3 | 分类号: | E21B10/43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国家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头,尤其是涉及一种地质勘探用自锐式交叉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交叉钻头结构,内外齿径向无间隙,齿形径向截面和纵向形状均为直角,故称矩形齿,其工作效率低,钻进速度慢,尤其是对10-12级坚硬岩石的钻进,非常困难;矩形齿块在钻进中受力易集中,齿块易磨损,钻头使用寿命非常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进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地质勘探用自锐式交叉钻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钢体,钢体顶端烧结有胎体,胎体至少有一对外齿和一对内齿,内齿和外齿在圆周上交错相间排列,且内外齿在旋转过程中径向有间隙,并成三角形,命名为三角形空白区。
以下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
内齿和外齿的齿形采用斜坡结构,斜角角度为10°-40°。
外齿与内齿在圆周上交错排列均匀分布,且所对应的圆周角相等。
内齿、外齿前视图为等腰梯形或矩形,角度R为0°-50°,通常大多选用0°、15°、20°、25°、30°、35°、40°、45°、50°;只有当R=0°时,内齿、外齿前视图形状成矩形。
内齿径向截面和外齿径向截面均成直角梯形,且内外齿斜面方向相反。
内齿根部宽度和外齿根部宽度为钻头壁厚的2/3-3/5。
内齿顶部宽度和外齿顶部宽度为钻头壁厚的1/3-2/5。
三角空白区宽度为钻头壁厚的1/5-1/3。
内齿和外齿高度为6mm-10mm,一般选择6mm、7mm、8mm、9mm、10mm。
三角形空白区高度一般为齿高的1/3-3/4。
本实用新型交叉钻头在钻进过程中,三角形空白区处产生突出尖角岩石,形成压裂破碎;在岩石破碎过程中所产生的破碎岩石进一步磨损胎体,提高了钻头的锋利度,同时也加快了钻进速度。
齿形采用双斜坡结构,改善了齿块的受力条件,并在孔底形成破岩自由面。
本实用新型对10-12级细颗粒高石英含量的坚硬完整岩石钻进速度可达1.5-2米/小时,使用寿命长可达26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三维形状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A-A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外齿径向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内齿径向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内外齿径向排布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2,本实施例包括钢体10,钢体顶端烧结有胎体20,胎体20有一对外齿1-1、1-2和一对内齿2-1、2-2,内齿和外齿在圆周上交错相间排列,均匀分布,且所对应的圆周角相等,内外齿在旋转过程中径向有三角形空白区。
参照图1、3,图1中的斜坡3、斜坡4为图3中角度R对应的两个对称斜面,斜坡5为图3中角度Q对应的斜坡。
内外齿前视图成等腰梯形,角度R为30°,斜角Q为30°。
参照图4、图5、图6,内、外齿径向截面成直角梯形,且内外齿斜面方向相反;内齿根部宽度和外齿根部宽度W1为钻头壁厚W的2/3;内齿顶部宽度和外齿顶部宽度W2为钻头壁厚W的1/3;三角空白区宽度W3为钻头壁厚W的1/3;内外齿高度H为7mm;三角形空白区高度H1为齿高H的1/3。
本实施例产品对12级细颗粒高石英含量的坚硬完整岩石钻进速度达2.2米/小时;使用寿命长达26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齿斜坡斜角Q为35°;
内齿、外齿前视图等腰梯形角度R为40°;
内齿根部宽度和外齿根部宽度W1为钻头壁厚W的3/5;内齿顶部宽度和外齿顶部宽度W2为钻头壁厚W的2/5;三角空白区宽度W3为钻头壁厚W的3/4;内外齿高度H为9mm;三角形空白区高度H1为齿高H的3/4。
余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产品对12级细颗粒高石英含量的坚硬完整岩石钻进速度达1.6米/小时;使用寿命长达32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锐合钻石工具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锐合钻石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2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还原二步法生产金属铬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硬地层的涡轮式扭转冲击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