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记型计算机装置及其后盖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3304.X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0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缪新杰;杨永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 计算机 装置 其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笔记型计算机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笔记型计算机装置的后盖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今科技与信息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笔记型计算机已经相当地普遍,且成为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上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之一。笔记型计算机大致上由一屏幕本体与一主机本体相枢接而成。屏幕本体由一前盖(bezel cover)及一后盖(rear cover)相互盖合而成,而且前盖与后盖分别通过多个卡勾部相互卡固。
然而,由于后盖的卡勾部体积比较前盖的卡勾部体积来得小,后盖的卡勾部的结构强度相对小于前盖的卡勾部的结构强度。因此,使用者在开启或关闭笔记型计算机而摇摆地转动屏幕本体时,前盖与后盖会彼此瞬间产生错位现象,进而会因磨擦而产生异音。同时,前盖与后盖于产生错位现象下也比较容易出现断差,其露出的边缘有可能刮伤使用者,造成使用上安全的疑虑及困扰。
有鉴于此,业者在后盖的卡勾部上另加设一加强筋。加强筋可加强后盖的卡勾部的结构强度,却因加强筋朝后盖的内部空间延伸,反而增加了后盖的卡勾部的厚度,限缩了内部空间。
如此,由上可知,上述已知的笔记型计算机在设计及使用上,显然仍具有不便与缺失存在,为可待加以改善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揭露一种笔记型计算机装置及其后盖,通过增加后盖的结构强度,一方面减少前盖与后盖彼此磨擦而产生异音的机会,另一方面不需加设加强筋,避免增加后盖卡勾部的厚度而限缩其内部空间。
此种笔记型计算机装置包含相枢接的一主机本体与一屏幕本体。屏幕本体包含相互组合的一后盖及一前盖。后盖具一第一侧缘及多个卡固部,各卡固部包括一第一卡勾及二第一凸肋。第一卡勾一体成型地位于第一侧缘上。第一凸肋分别位于第一侧缘上,一体成型地连接第一卡勾的两对应侧。前盖包括一第二侧缘、一第二凸肋及一第二卡勾。第二侧缘靠合第一侧缘,其内侧壁面与此些第一凸肋相贴靠。第二凸肋贴靠第一侧缘的内侧壁面。第二卡勾位于第二侧缘上,与第一卡勾相卡合。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一侧缘还具有一第一靠合面,第二侧缘还具有一第二靠合面,第二靠合面与第一靠合面相靠合。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第一卡勾一体成型地自第一侧缘朝前盖伸出,且位于第一靠合面的一侧。
依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这些第一凸肋位于第一靠合面的一侧,还一体成型地连接第一侧缘,并分别自第一卡勾的两对应侧朝一相反方向延伸。
依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各第一凸肋的长度大于第一卡勾的长度。
依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此些第一凸肋与第一卡勾之间形成一勾槽,勾槽被前盖的一第二卡勾伸入时,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相卡合。
综上所述,通过这些第一凸肋分别一体成型地连接第一卡勾的两对应侧,使得后盖与前盖相组合时,后盖的第一卡勾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进而避免使用者在摇摆转动屏幕时,前盖与后盖因彼此错位而磨擦产生异音,同时,降低前盖与后盖间出现断差,进而刮伤使用者的机会。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笔记型计算机装置依据一实施例下的侧边示意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笔记型计算机装置中相盖合的前盖与后盖的局部示意图;
图3绘示图2的3-3剖面图;
图4绘示图2的4-4剖面图;
图5绘示图2的5-5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笔记型计算机装置 431:第一卡勾
200:主机本体 432:第一凸肋
300:屏幕本体 433:勾槽
310:屏幕面板 500:前盖
400:后盖 510:第二侧缘
410:第一侧缘 520:第二靠合面
420:第一靠合面 531:第二卡勾
430:卡固部 532:第二凸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3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出料装置的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可支持数据远传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