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组的专用组装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3465.9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5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庆;吴刚;李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3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专用 组装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工装,尤其是一种齿轮组的专用组装工装,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齿轮组在机械传动装置中十分常见。齿轮组中的同轴齿轮在制造时往往不仅每个齿轮有其设定的齿轮精度,而且相互之间的角向位置也有严格的要求。对于整体加工的同轴齿轮而言,可以通过机床本身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同时,满足其相互之间的角向位置要求。
然而,对于相互之间直径、齿数等参数差异较大,或者结构十分紧凑的同轴齿轮而言,整体制造不仅费工、费料,而且加工难度较大。为此,有时采用齿轮分体加工,再组装到一起的工艺路线。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分体加工后组装时的齿轮角向位置需要借助专用的检测手段,不断调整加以保证,很不方便。例如,两个或多个齿轮组装磨齿加工,需要采用带有专用的检测系统的磨齿设备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方便之处,提出一种不仅可以保证各齿轮组装后的角向位置精度,并且无需检测系统,可以简化工艺过程的齿轮组的专用组装工装。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齿轮组的专用组装工装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两侧至少在对应第一齿轮齿槽的位置处开有至少一对径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在对应第二齿轮齿槽的位置开有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角向位置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组装后的角向位置要求相对应;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 二定位槽中分别装有与之形成移动副的第一和第二定位销的定位段,所述定位销的延伸段分别与对应齿轮的齿槽相配。
进一步地,所述各定位销均由位于定位槽中的定位段、延伸段及锁紧段构成,具有螺栓头的定位段与延伸段之间具有锁紧装置。
借助本实用新型的专用工装,简化了工艺过程,可以保证单个加工各齿轮组装后的角向位置精度,无需检测仪器,减少了对设备购置的功能要求,降低了产品的检测和制造成本,切实可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专用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采用图1实施例的工装安置第一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采用图1实施例的工装安装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以大小两齿轮构成的齿轮组组装为例,其专用工装如图1和图2所示,该专用工装以待组装齿轮轴线为中心的座体1主体为圆环形,圆环形主体两旁延伸出伸展臂。圆环形主体的中心两侧在对应小(第一)齿轮分度圆的位置附近开有一对径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3,在伸展臂之一上对应大(第二)齿轮分度圆的位置开有一个径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槽2。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角向位置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组装后的角向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中为在同一直径线上。为了组装定位方便,在圆环形主体上还固定有沿圆周间隔均布的6个支撑桩4。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中分别装有与之形成移动副 的第一和第二定位销(参见图3),各定位销6均由位于定位槽中的定位段及柱体状的延伸段构成,延伸段的柱体直径与对应齿轮的齿间相配。具有螺栓头的定位段与延伸段之间具有螺纹段,因此可以借助旋拧在螺纹段的螺母构成锁紧装置,将定位销固紧在座体上。
组装时,如图3和图4所示,先将小齿轮5以其轴线与座体1中心对齐的位置放置在两第一定位销6之间,再沿两第一定位槽分别移动两第一定位销6,待第一定位销6的延伸段与小齿轮的齿侧紧密贴合后,在支撑桩4形成的间隔中,借助螺母将第一定位销6与座体1固定。
接着,如图5和图6所示,将大齿轮7加热(也可以将小齿轮单独或同时低温冷却),使其与小齿轮5定位台阶段相配的内孔膨胀,形成热胀冷缩间隙,再以小齿轮5为基准,将大齿轮7压装在小齿轮的定位台阶段上,并沿第二定位槽2移动第二定位销8,直至第二定位销8的延伸段与大齿轮7的齿侧紧密贴合,将借助螺母将第二定位销8与座体1固定。保持一定时间,待大齿轮完全冷却,与小齿轮可靠紧配固定后,松开各定位销,取下组装好的齿轮组。
实践证明,采用本实施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待组装的齿轮分别加工,保证了需要采用淬火、渗碳、氮化等热处理工艺的齿轮有效硬化层深度及均匀性;
2)大大减少了设备的购置成本,降低了检测成本,从而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总体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3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传动自动张紧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芯片的封盖封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