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电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3837.8 | 申请日: | 200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吕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晶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H02H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路漏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家用电器非常多,如电热水器等电器由于方便实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这些电器在使用上有漏电的隐患。在地线没有或者接地不良情况下,将对人体产生危害。目前人们针对漏电保护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但目前的漏电保护的检测的装置的反应时间一般可以达到0.1S左右,反应时间还是不够迅速,另外漏电电流的大小不能直观显示,使得人们对漏的危险性没法得到直接的判断。
申请号为200310113831.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两个分压元件,所述的两个分压元件具有相同的阻抗值,并且相互串联在该电源装置的DC/AC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子或者输出端子之间;检测元件,所述的检测元件具有与分压元件的连接点进行连接的一端;电容器,所述的电容器插入在检测元件的另一端和“地”之间;以及确定装置,用于接收跨越检测元件两端的电压降作为检测信号,并且对检测的信号进行处理,以便判断漏电的发生。
申请号为200580015349.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其包括:包含漏电检测控制电路的印刷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其中一个相对面侧的带复位功能的开关;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另一面侧的漏电检测电流变压器;用于引入和输出电能的外部连接端子;以及设置为穿过所述漏电检测电流变压器并连接在所述外部连接端子之间的电线部件。在该漏电检测装置中,所述带复位功能的开关被设置成在所述外部连接端子之间连接到所述漏电检测控制电路。
上述的技术方案都具有反应时间不够迅速,漏电判断不准确,漏电电流的大小不能直观显示,使得人们对漏的危险性没法得到直接的判断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反应时间不够迅速,漏电判断不准确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迅速、准确判断漏电流,并且能够实现漏电保护的漏电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继电器、电流互感器、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互感器通过采样电路分别与电源零线火线相连,电流互感器与增益放大器、模-数解调器、数字滤波器以及电压有效值计算器依次顺序连接,电压有效值计算器分别与数字比较器以及所述的微处理器相连,微处理器分别与一个阈值寄存器和所述的数字比较器相连,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相连。采样电路采集零线、火线的电流信号,由电流互感器获得,电流互感器将其转换在电压信号输入增益放大器,增益放大器的输出接模数解调器,模数解调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由数字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处理的结果进入电压有效值计算电路,得到电压有效值,该值跟阈值寄存器进行比较,这个比较过程由数字比较电路实现,如果电压有效值大于阈值寄存器里的值,微处里会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断电器进行断电操作,完成对电源的断电保护。微下里器可以进行阈值寄存器的数值设定。电压有效值的计算只需要50HZ电源信号的半个周期就可以,所以时间只需要10MS。
作为优选,所述的增益放大器为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并与微处理器相连。微处理器可以设置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放大系数,对应在电压有效值计算电路得到的值跟这个系数是成比例变化的,如果变化规律失常,则可以认为漏电保护电路不正常。
作为优选,所述的数字滤波器由低通数字滤波器和高通数字滤波器串联而成。在进行滤波处理时信号先接低通数字滤波器,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接高通数字滤波器,进行高通数字滤波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处理器与一个LCD/LED显示器相连。检测到的实时电流漏电电流的大小的可以通过LCD/LED显示器显示出来,以使用户可以对漏电情况的危险性进行有效的判断。
本实用新型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反应时间不够迅速,漏电判断不准确,不能对漏电情况进行直观的显示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迅速、准确判断漏电流,并对漏电电流的大小进行直观显示,同时能够实现漏电保护的漏电检测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晶华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晶华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3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