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式装运货物用加固捆绑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3883.8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丛 |
主分类号: | B65D63/00 | 分类号: | B65D63/00;B65D6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式 装运 货物 加固 捆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捆绑式加固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箱式装运货物用加固捆绑带。
背景技术
箱式货车或集装箱运输货物时,为防止运输途中货物在仓储空间内产生位移,造成货物损伤甚至人员伤亡等严重事故,均需对货物进行合理堆放并加固。随着运输速度的提高,以及运输过程中颠簸等情况的出现,影响货物的运输安全、稳定的因素有很多,如何保证货物在运输中的安全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提高货物在箱式货车内或集装箱内的稳固性,其装载方法和所处状态便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货物加固,或采用垫层体间隔,提高货物在仓储空间内的稳定性;或采用缆绳进行捆绑,以防止货物在仓储空间内产生位移;或者采用木头铁丝网等进行阻挡,防止货物倾斜倒塌。但限于其加固方法和加固工具的缺陷,往往都难以到达理想的效果。例如,采用垫层体加固的,因垫层体的体积问题,会降低仓储空间内的空间利用率,导致运货少,成本高的弊端。再例如,使用缆绳加固的,缆绳具有张力和延展性,很难保证安全;再例如,使用木头或者铁丝网等进行阻挡,其承受的力度强度低,并且上述材料均不耐腐蚀,可能会被溢出的腐蚀性液体等损坏,失去保护的作用。而且木头上的钉子以及铁丝网本身都有可能对货物造成损害。
鉴于上述缺点,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箱式装运货物用加固捆绑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承受力度强度高,耐腐蚀,环保并且可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安全可靠的箱式装运货物用加固捆绑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式装运货物用加固捆绑带,包括带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层上进一步设置有纤维层,所述带体层和所述纤维层之间进一步设置有双面胶层,所述带体层、所述纤维层通过所述双面胶层粘合连接。
所述纤维层的一段的表面上设置有压敏胶层,所述纤维层的另一段的表面设置有临时固定贴。
所述纤维层的表面上设置有压敏胶层。
所述带体层上进一步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吊带,所述吊带上设置有带体层,双面胶层,纤维层,压敏胶层。
所述压敏胶层上进一步设置有离型纸层。
所述纤维层每平方厘米的纤维束为经向1~200束,纬向1~200束。
所述带体层为带状的无纺布层、GRPP层、聚丙烯层、聚酯层、粘胶纤维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纤维层为涤纶纤维、锦纶纤维、腈纶纤维、丙纶纤维、氯纶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双面胶层、所述纤维层的宽度外边缘略窄于所述带体层的宽度外边缘,所述双面胶层、所述纤维层的长度与所述带体层的长度相同。
所述压敏胶层与所述离型纸层的外边缘相同且表面积等大,所述临时固定贴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为柔软可折叠带状,在箱式装运货物的加固过程中,可灵活地随着货物形状的不同改变缠绕方式,适合任何表现型的货物包括桶装货物,箱装货物,吨装袋,托盘货物等等。
2、本实用新型利用压敏胶将货物跟集装箱体牢固结合在一起,防止其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保证货物的安全运送。
3、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分子材料,耐腐蚀,不会被泄漏的化学试剂腐蚀,更加不会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安全可靠。
4、本实用新型将高强度纤维与高强度无纺布结合在一起,强度高,力度大,可以保证大质量货物的安全运送。
5、本实用新型没有铁钉铁丝等锋利物品,本身不会对运送货物产生伤 害。
6、本实用新型不含重金属等化学成分,环保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A’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B-B’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附图标识
1、带体层 2、离型纸层 3、压敏胶层
4、纤维层 5、双面胶层 6、临时固定贴
7、吊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丛,未经马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38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