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球聚焦测井主电流线路的厚膜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4281.4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6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左三林;李智明;赵宏斌;肖江涛;熊志华;王芳;高怡;孙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威尔罗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滕国材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焦 测井 电流 线路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球聚焦测井主电流线路的厚膜电路。
技术背景
微球聚焦测井仪是微电阻率测量的一种很重要很通用的石油仪器,微球主电流的线路设计是微球聚焦测井仪的功能线路之一。
目前大多将微球主电流线路用单级选频带通、分立器件来实现,对电阻、电容以及运算放大器的温度特性要求较高,筛选工作很繁琐,调好后的线路稳定性也不高,维修也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选频特性更精确更稳定,大大增强了线路的抗干扰能力的微球聚焦测井主电流线路的厚膜电路。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厚膜电路包括第一级二阶带通电路、第二级二阶带通电路、电阻网络、功率驱动电路,电阻网络由电阻R11与电阻R12串联组成,功率驱动线路由运算放大器U3与功率运算放大器U4串联组成;所述的厚膜电路的管脚为24脚,第1脚为前置放大信号的输入端,第1、2、4、5、6、20脚为第一级二阶带通线路的调整端口,第6、7、9、10、13、15、17脚为第二级二阶带通线路的调整端口,第13脚为微球主电流的合适增益的电压输出端口,第23、24脚是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口,第19脚是功率输出端口;所述的微球前置放大的信号经电容C3耦合通过厚膜电路的第1脚进入第一级二阶带通电路,输出送到第二级正输入二阶带通线路,再将信号按三路输出:一路输出送到微球主电流的电压检测线路;一路输出电阻网络,由其将增益合适的微球主电流分量输出到微球屏蔽电流放大器的前一级;一路经耦合变压器T1输出到功率驱动线路,再由电阻R13和电阻R14进行微球聚焦测井主电流的输出。
上述的厚膜电路形状为长方形,24个针状插针均匀布置在厚膜电路的两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选频特性更精确更稳定,大大增强了线路的抗干扰能力,线路就不易产生自激振荡;增加了主电流信号的输出阻抗;可以分多极调整主电流的高放大倍数;负载发生较大变化时,主电流与屏蔽电流的相位差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厚膜电路形状为长方形,有24个针状插针,分2排排在此模块的两边,内置除耦合变压器T1、高温钽电容(C1、C2与C3)、大容量低漂移电容(C8和C9)以及功率型精密电阻(R13和R14)以外的线路。厚膜电路包含:第一级二阶带通电路[由精密电路R1、R2、R3、R4与R5、精密电容C4、C5以及运算放大器U1(OP07AZ)组成]、第二级二阶带通电路[由精密电阻R6、R7、R8、R9与R10、精密电容C6与C7以及运算放大器U2(OP07AZ)组成]、电阻网络(由精密电阻R11与R12组成)和功率驱动电路[由运算放大器U3(OP07AZ)与功率运算放大器U4(BI-823)组成]。
厚膜电路的管脚分配是这样的:第3、22脚为+15V电源的输入端,第8、16脚为-15V电源的输入端,第14、18脚为电源地(GND)的输入端,第1脚为前置放大信号的输入端,第1、2、4、5、6、20脚为第一级二阶带通线路的调整端口,可以按线路设计的带通参数(如中心频率fo、带宽B、品质因素Q、线路增益H)进行厚膜电路的外部调整,第6、7、9、10、13、15、17脚为第二级二阶带通线路的调整端口,也可以按线路设计的带通参数进行厚膜电路的外部调整,第13脚为微球主电流的合适增益的电压输出端口,第23、24脚是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口,第19脚是功率输出端口,第21脚为空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威尔罗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威尔罗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4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