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闭合式枢纽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4308.X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8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简祥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万学堂;宋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闭合 枢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闭合式枢纽器,是指一种装设于掀盖式电子装置的盖体与本体之间,用以使盖体相对于本体启闭的枢纽器。
背景技术
掀盖式电子装置是常见于日常生活中,诸如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翻译机等等,现有技术的枢纽器是装设于电子装置的盖体与本体之间,以使盖体可相对于本体开启或闭合,当盖体相对于本体闭合时,为了避免在携带或搬运过程中因电子装置相对位置改变而使得盖体不慎开启,现有技术中是设置有扣合机构于盖体与本体相对端缘,以使盖体闭合时可卡扣于本体上,然而,由于电子装置的功能需求日益增加,但趋势上对于其体积的要求却希冀轻薄短小以便于携带,故扣合机构的设置除了增加组件的制造成本之外,同时也减少了电子装置本身可用来设置功能性电子组件的空间,如此则不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了一种自动闭合式枢纽器,其利用枢纽器提供盖体自动闭合于本体上的功能,以减少扣合机构的设置
为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自动闭合式枢纽器,其中包括:
一管簧架,其包含有一固定部及一套筒部,套筒部由固定部的端缘弯折成形,套筒部的连接端与固定部相接,且套筒部的自由端与连接端之间形成一缺口,套筒部的内壁面突伸成形有一定位凸块,该定位凸块由套筒部的外壁面朝内壁面打入成形;
一枢轴,其与管簧架的套筒部相接,枢轴包含有一柄部及一轴杆,轴杆由柄部的端部轴向延伸成形,轴杆穿设于管簧架的套筒部中,轴杆的外壁面成形有至少一平直面;
轴杆相对于套筒部旋转,轴杆的外壁面与定位凸块相摩擦,且轴杆的平直面可选择性与套筒部的定位凸块相卡合。
使用时,将枢轴的柄部与电子装置的盖体相互固定,并将管簧架的固定部与电子装置的盖体相互固定,当盖体相对于本体启闭时,轴杆相对于套筒部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管簧架的套筒部的定位凸块与轴杆的平直面相卡合时,产生定位效果,而使得盖体自动定位于本体上而相对稳固闭合,以有效取代扣合机构的设置,同时兼顾可自动闭合又节省组件并腾出更多空间给功能性电子组件来设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确具有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管簧架放大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端视动作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端视动作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组件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立体外观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组件分解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组件分解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10A/10B/10C/10D/10E/10F/10G--管簧架
11/11B/11D/11F/11G-固定部
12/12A/12B/12C/12D/12E/12F/12G--套筒部
120D/120E/120G--间隙
121--连接端
122--自由端
123/123D/123E/123G--缺口
124/124C/124F--定位凸块
125A/125B/125C/125D/125E/125F/125G--平面部
20/20D/20E/20G--枢轴
21--柄部
22/22D/22E/22G--轴杆
221/221D/221E/221G--平直面
222--油沟
30F/30G--外套管簧
31F/31G--固定部
32F/32G--套筒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43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材料激光选区熔化整体成形的送粉装置
- 下一篇:带挡渣板的铝液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