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调节头靠高度的分离式儿童安全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4407.8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6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治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麦凯婴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8 | 分类号: | B60N2/28;B60N2/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高度 分离 儿童 安全 汽车座椅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尤其是能调节头靠高度的分离式儿童安全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由底座、靠背、头靠组成,使用时通过汽车安全带固定在汽车座椅上,给儿童提供更舒适的乘坐环境和更强的安全保障。但是现有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常常为一体化的整体结构,当儿童随年龄长大的时候,往往要更换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来符合儿童的实际身材,这既不方便也带来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一体化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不能进行调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调节头靠高度的分离式儿童安全汽车座椅,其可调节头靠的高低,不仅可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身高的儿童身体状况,而整个靠背可以从座椅上分离出来,剩下椅座当成单独的坐垫使用,可以用于身高更高的青少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分拆成前头靠、后头靠夹、椅背、椅座等4个主要结构,其中椅背的上方延伸出一片头靠轨板,头靠轨板的背面中间有数组水平方向的定位凹槽,两侧则各有一条垂直方向的头靠滑槽,前头靠后部有接近方形的头靠空腔,后头靠夹的中间部分有卡簧结构,卡簧结构的中间有弧形的凹位,使卡簧具有弹性并能向外弯曲,其末端有凸出的卡簧卡头;前后头靠通过定位栓和螺丝组合在一起,并把头靠轨板夹在中间的空腔里,这时卡簧卡头卡在头靠轨板定位凹槽里起固定作用,通过卡簧末端的扳手位向外拉起卡簧片的时候,卡簧的末端的卡头离开头靠轨板的凹槽位,这时候头靠可以在头靠轨板的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起到调节头靠高度的作用;
另外,在椅背的下端为外弯的C型把手结构,椅座的后端对应C型把手结构的位置有榫槽空腔结构,榫槽空腔结构的中间有定位圆柱杆通过,C型把手结构穿过椅座的榫槽空腔,握住中间的定位圆柱杆,这时椅背与椅座是组合在一起的整体结构;当椅背向后翻动的时候,C型把手结构从椅座榫槽和圆柱型固定杆上分离,可以把椅背和椅座分拆开来分别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可以随着儿童年龄不同阶段不同身高而调节头靠高度的分离式儿童安全汽车座椅,其分离的椅座更可以适应青少年的身高状态,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椅背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头靠的前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头靠的后视图。
图6是图4-5的B--B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头靠夹的前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头靠夹的后视图。
图9是图7-8的C--C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头靠、后头靠夹及头靠轨板的组装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述的各部件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靠在头靠轨板上移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椅座的俯视构造图。
图14是图13的B--B剖视图。
图15-17是本实用新型椅背与椅座的组装步骤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垂直中线剖面图。
图中
1.前头靠,2.头靠空腔,3.头靠轨板,4.定位凹槽,5.头靠滑槽,6.后头靠夹,7.固定栓,8.卡簧,9.卡簧卡头,10.定位栓,11.椅背,12.C型把手,13.椅座,14.定位圆柱杆,15.定位螺孔,16.螺丝,1101.椅背下端锥角,801.卡簧扳手位,1301.凸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麦凯婴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麦凯婴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44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抗电磁干扰功能的大尺寸触摸屏
- 下一篇:直喷式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