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反射电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4566.8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9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姚国宁;谢海兵;黎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0 | 分类号: | F24H3/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 |
地址: | 31533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反射 电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器,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反射电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暖器已经得到十分普及的应用,特别是在南方冬天阴冷潮湿的地方,由于没有暖气供应,电暖器的使用更为普遍。
对于电暖器的发展,经历了油汀式电暖器,无油式电暖器。油汀式主要在电暖器内部注入油,通过对油加热利用油的散热性导热。该类型电暖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漏油的问题,一旦漏油将无法使用。制造成本也较高,对运输要求也较高。无油式电暖器目前主要以辐射类为主,通过辐射板将发热元件的热源辐射出去,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电风扇结构的电暖器即为该类结构,采用半圆形的反射罩将热源反射出去。但该类电暖器存在的缺点是热效率较低,热辐射面有限,热的循环较差。为了改善现有电暖器的缺点,目前提出了循环流动式的电暖器,利用热气上浮的原理,将电暖器内部加热的气体与外部冷空气产生压力差,进而形成循环。
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0.12.06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CN99250243.8,名称为一种干式电暖器,它包括壳体,该壳体的上方设有散热孔,壳体内所设的支架上设有耐高温和绝缘性能好的基板,该基板上设有电热膜,在壳体内底部设有轴流风机。优点是:利用电热膜作为发热元件,不采用油介质传导散热,不仅可使制作成本降低,而且热效率较高,耗能低,使用安全。该方案的缺点是需要通过设置轴流风机来强制送风,能耗以及噪音不能克服。
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90.10.17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CN89219039.6,名称为的一种暖风机,属于一种电热采暖设备,电发热体采用新型的陶瓷型电热膜板,工作时不发红,电发热体间留有间隔做为风道,室温空气从进风口流入,逐级被加热后,自然从出风口排出不需任何其它送风装置,完全靠空气通过暖风机时的自然对流,达到室内采暖的效果。无噪音,适合使用于没有锅炉或集中供热暖气设备的办公室、商店、岗亭等地方,也适合一般家庭作为辅助采暖用。该方案虽利用了气流循环的原理,但由于风道的设置不能有效的提高气体循环流动的速度,进而对于气体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没有显著效果,加热效率较低。
基于上述技术的缺点,现有电暖器提出了反射与循环对流相结合的方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6年12月20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名称为“一种对流、幅射式电暖器”、专利号为200520119465.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对流、辐射式电暖器,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部的通过支架固定的反射罩及发热体、设置发热体外部的防护网,反射罩为波浪式多曲面形,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发热体分别安装于反射罩的波谷组成辐射单元;所述反射罩对于发热体的辐射面上开有纵向或横向的对流槽、孔。采用上述结构电暖器具有体积小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成本低、热效率高、兼容对流和辐射的优点。该方案结合了现有幅射式与对流式的电暖器于一体,加热效果较之每个单独方案的电暖器有显著提升。但其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充分发挥反射、对流的效果,也没有将反射和对流很好的统一结合使用。造成发热效率相比于现有每个单独方式的电暖器没有质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反射电暖器。将反射与循环对流相结合,在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发热效率的基础上,彼此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发热效率。相比于现有单独采用幅射、或对流式的电暖器而言,发热效率大幅提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循环反射电暖器,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加热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相配合的热量反射板、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的开关控制器,所述热量反射板上开有供气体流通的气流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反射板倾斜的设于所述壳体内,将所述壳体分隔为冷风腔、热风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冷风腔连通、出风口与所述热风腔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并位于热风腔中;所述的多个加热装置与所述热量反射板相对应,在垂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相错开,倾斜的分布于所述壳体中。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的数量在3个以上,所述3个以上的加热装置在垂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依次相错开;
所述热量反射板上具有多个反射凹槽,所述的每个加热装置分别与每个反射凹槽相对应;
所述的每个反射凹槽均开有多个与所述加热装置相对应的所述气流通孔;
所述反射凹槽的形状为弧形或直角形;
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下部和/或壳体的侧面,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上部和/或壳体的另一侧面;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管、卤素管、石英管、或远红外发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4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箱进出水管防转结构
- 下一篇:冬夏两用型散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