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冲击均压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4843.5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李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 | 分类号: | H01G4/00;H01G4/224;H01G4/22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输电 换流 冲击 压电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直流输电换流阀用冲击均压电容器。
背景技术
冲击均压电容器适用于晶闸管换流阀,是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晶闸管换流阀的关键部件,在晶闸管换流阀的阀段中,为了保证大量串联晶闸管元件安全可靠,每组晶闸管元件(阀段)上都并联一只冲击均压电容,使多阀段晶闸管元件电压分布均匀,吸收换相过冲电压及其它冲击电压,以保护晶闸管元件,并对换流阀起到均压作用,以达到保护换流阀的目的。
过去的冲击均压电容器,一般都是采用金属化膜电容器结构,无法解决长期运行时的局放问题,而且一般都是充油的,无阻燃和自熄灭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输电换流阀用冲击均压电容器,具有良好的自熄灭和阻燃性能,并且解决了局放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输电换流阀用冲击均压电容器,包括插接件、芯子、绝缘筒及底座,所述插接件和绝缘筒为浇注成型的一体结构,所述插接件一端暴露于所述绝缘筒外、另一端暴露于绝缘筒的内腔内,所述芯子为全膜介质芯子,所述芯子的上接触端连接插接件暴露于内腔内的部分,所述芯子下端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绝缘筒固定于底座上。
所述插接件的材质为铜,其顶端设有一螺栓。
所述上接触端为弹簧结构。
所述绝缘筒内充有SF6和N2的混合气体。
所述底座和绝缘筒接合处设有一密封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全膜电容器结构,具有良好的自熄灭和阻燃性能,并且解决了局放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冲击均压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插接件;2为芯子;21为上接触端;3为绝缘筒;31为内腔;4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冲击均压电容器包括插接件1、芯子2、绝缘筒3及底座4。
插接件1采用铜材质,其顶端设有一螺栓用于将外接线和插接件1螺锁在一起。
芯子2采用全膜介质,其具有一弹性上接触端21。
绝缘筒3为圆筒形,其采用环氧树脂浇注而成。该绝缘筒3浇注时同插接件1浇注为一体,使接线柱1具有螺栓的一端暴露于绝缘筒3外侧以方便接线,接线柱1另一端暴露于绝缘筒3的腔体31内。
底座4为圆盘形,其材质为铝合金,其上设有若干通孔。
安装时,首先将芯子2的下部与底座4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然后将芯子2放入绝缘筒3的内腔31内,芯子2的接触端21和接线柱1伸入内腔31内的部分相接触,由于接触端21为弹簧结构其具有一定弹性可以有效保证接触端21和接线柱1连接的可靠性,往绝缘筒3内充SF6和N2的混合气体,然后将底座4和绝缘筒3用螺栓进行紧固,紧固时底座4和绝缘筒3接合处放置有密封圈,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漏气。本实用新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冲击均压电容器可以通过螺栓穿过底座4上的通孔而固定于一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冲击均压电容器的绝缘筒3采用环氧树脂浇铸而成,内部充气,具有良好的自熄灭和阻燃性能,芯子2采用全膜电容器结构,解决了局放问题。本实用新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冲击均压电容器采用全膜电容器结构后,损耗角正切值由原来最小的0.00052减小到最小的0.00033,局放在66KV小于5Pc,在运行过程中不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48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