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大面积盘区的三进三回集中巷道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5811.7 | 申请日: | 200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8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胜;薛军政;赵彬;秦天太;成小勇;刘军锋;王志玉;宇文慧彪;郑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郑晋周 |
地址: | 048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大面积 三进三回 集中 巷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的巷道,尤其涉及煤矿井下大面积盘区的巷道,具体为煤矿井下大面积盘区的三进三回集中巷道。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煤矿井下盘区集中巷道采用一进一回、两进两回的集中巷道,一进一回巷道包括一条进风巷和与之平行的一条回风巷,进风巷作为盘区辅助运输巷兼胶带巷,进风巷一般布置在靠近工作面侧。两进两回布置方式中,通常采用两条进风巷作为辅助运输巷或胶带巷,另外两条巷道作为回风巷,两条进风巷及两条回风巷均紧紧相邻,根据工作面回采顺序决定进、回风巷的分布关系。由于巷道数量少,布置方式也较简单,风桥、地沟等附属工程量也较少。传统的盘区集中巷道应用在煤矿井下小面积盘区内通风和运输尚能满足要求,但对于大面积盘区,通风和运输则不能满足《煤矿安全规程》对风速限制的要求,而且不能保障工作面通风量满足采掘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集中巷道不能满足大面积盘区对风速的限制和不能保障工作面通风量满足采掘的需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大面积盘区的三进三回集中巷道。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煤矿井下大面积盘区的三进三回集中巷道,包括进风巷和回风巷,回风巷由回风一巷、回风二巷和回风三巷组成,进风巷由集中运输巷、集中胶带巷和辅助运输巷组成,且六条巷道的排列顺序为回风一巷、回风二巷、回风三巷、集中运输巷、集中胶带巷和辅助运输巷。三条进风巷中的集中胶带巷位于集中运输巷和辅助运输巷之间,实现了回采、掘进的辅助运输独立运行,进风巷与工作面紧邻布置,实现了回风巷可以不施工风桥的目的。
进风巷与回风巷仅在与工作面顺槽的交叉处设有横川,不仅满足了回采的需要,而且实现了漏风量最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设计对大面积盘区设置了三进三出集中巷道,不仅实现了巷道内漏风量较小的目的,而且避免了回风巷施工风桥,将通风阻力降至最低,同时减少了工程量,大大提高了辅助运输的安全系数及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风一巷,2-回风二巷,3-回风三巷,4-集中运输巷,5-集中胶带巷,6-辅助运输巷,7-工作面顺槽,8-横川。
具体实施方式
煤矿井下大面积盘区的三进三回集中巷道,包括进风巷和回风巷,回风巷由回风一巷1、回风二巷2和回风三巷3组成,进风巷由集中运输巷4、集中胶带巷5和辅助运输巷6组成,且六条巷道的排列顺序为回风一巷1、回风二巷2、回风三巷3、集中运输巷4、集中胶带巷5和辅助运输巷6。三条进风巷与三条回风巷仅与工作面顺槽7的交叉处均设有横川8。具体实施过程中,工作面与进风巷紧邻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5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