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防滑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5895.4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2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风 |
主分类号: | B60B39/00 | 分类号: | B60B39/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王瑞玲 |
地址: | 0433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辅助用装置,具体为一种汽车防滑板。
背景技术
当汽车在雨季泥泞的道路上行驶,经常有被拖住的情况,由于汽车车轮为圆形,车胎表面光滑,对地面没有摩擦力,在泥泞的道路上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只得求助于其它车辆将其牵引出来,费时费力,特别是在野外人烟稀少的地方更为困难。目前,人们通常使用防滑板来解决这个问题,将防滑板插入轮胎与地面的空隙中,利用防滑板上的防滑条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借用车轮转动力使得车辆爬出打滑泥坑。但是现有防滑板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有防滑板大多采用钢板制成,重量较重,不仅携带不便,而且价格高;二是与轮胎接触的防滑板一面设置的防滑条横截面通常为三角形,端部比较尖锐,容易损坏轮胎;三是与地面接触的防滑板一面设置的防滑条体积较大、数量稀少,而且垂直于防滑板设置,在使用过程中,造成防滑板与地面的摩擦力较小,不利于汽车的牵引爬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汽车防滑板由于结构不合理而存在上述诸多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汽车防滑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汽车防滑板,包括防滑板本体,与汽车轮胎接触的防滑板本体正面及与地面接触的防滑板本体反面均设有防滑条,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所述的防滑条紧密排列在防滑板本体上,防滑条横截面为梯形,防滑板本体及防滑条是由废旧橡胶或塑料整体压制成型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防滑条采用紧密排列形式,在提高防滑板与地面、轮胎摩擦力的同时,还可增加其承载力;防滑条横截面采用梯形,其与轮胎的接触面为平面,减少了对轮胎的磨损;同时整个防滑板采用废旧橡胶或塑料制成,一是降低成本,废物利用,二是重量较轻,便于携带和使用。
为了进一步优化该防滑板的结构,完善其功能,本实用新型还进行了以下结构设计,位于防滑板本体正面的防滑条整体沿着汽车车轮前进方向倾斜,位于防滑板本体反面的防滑条与位于防滑板本体正面的防滑条倾斜方向相反,这样,在汽车车轮依靠转动力向前牵引时,车轮顺着防滑板本体正面的防滑条的倾斜方向前进,而车轮同时施加给防滑板本体的压力方向正好与防滑板本体反面的防滑条的倾斜方向一致,进一步增加了防滑板与地面的摩擦力;位于防滑板本体正面的防滑条与位于防滑板本体反面的防滑条相互对应设置,可提高防滑板的承载力;防滑板本体高度为7-9mm,位于防滑板本体正面的防滑条高度为6-8mm,位于防滑板本体反面的防滑条高度为9-12mm;为了进一步扩大该防滑板的使用范围,所述防滑板本体正面上、且沿其纵向中心线开有凹槽,防滑条位于凹槽两侧,此种结构可适用于具有双轮的大型货车使用,当货车的两个并列车轮同时通过防滑板时,两个车轮分别沿着凹槽两侧的防滑条前进,而凹槽的宽度正好与两个车轮之间的间隙相等,这样既可以减轻防滑板的重量,又不影响其使用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轻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能够使汽车轻松的开出泥泞路段,有效防止汽车的滑空和下陷,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滑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滑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滑板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滑板的纵向剖面图;
图中:1-防滑板本体;2-防滑板本体正面;3-防滑板本体反面;4-防滑条;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汽车防滑板,如图1、4、5所示,包括防滑板本体1,与汽车轮胎接触的防滑板本体正面2及与地面接触的防滑板本体反面3均设有防滑条4,为了有利于防滑板顺利插入轮胎与地面之间的空隙,防滑板本体反面一端可不设防滑条,为光滑面,同时防滑板本体正面的防滑条高度可适当减小,所述的防滑条4紧密排列在防滑板本体1上,防滑条4横截面为梯形,防滑板本体1及防滑条4是由废旧橡胶或塑料整体压制成型的;位于防滑板本体正面2的防滑条4整体沿着汽车车轮前进方向倾斜,位于防滑板本体反面3的防滑条4与位于防滑板本体正面2的防滑条4倾斜方向相反;位于防滑板本体正面2的防滑条与位于防滑板本体反面3的防滑条相互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最佳的设计方案,防滑板本体1高度为7-9mm,位于防滑板本体正面2的防滑条高度为6-8mm,位于防滑板本体反面3的防滑条高度为9-12mm。如图2、3所示,防滑板本体正面2上、且沿其纵向中心线开有凹槽5,防滑条4位于凹槽5两侧,凹槽深度为3mm,宽度大约为150mm,当用于大型货车时,可适当将防滑板本体的宽度加大。
当汽车陷入泥泞路段时,只要将该防滑板正面朝上,塞入轮胎与地面的空隙内,使得防滑板本体正面与汽车轮胎紧密接触、防滑板本体反面与地面紧密接触即可,然后借用车轮转动力让车辆轻松爬出打滑泥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风,未经刘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5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式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 下一篇:驱动桥铸铁桥壳挡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