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吊式篮球架结构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275910.5 申请日: 2009-12-18
公开(公告)号: CN201578819U 公开(公告)日: 2010-09-15
发明(设计)人: 潘尚武 申请(专利权)人: 潘尚武
主分类号: A63B63/08 分类号: A63B63/08
代理公司: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代理人: 刘云贵;李瑞峰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悬吊 篮球架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吊式篮球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借由缓冲悬吊装置,降低篮框的反弹力的悬吊式篮球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球类运动型目中,篮球此型运动为各阶层人士与男女老幼都能广泛喜好与接受的运动型目之一。

但现在人常限于时间、空间受限,无法至适当的场地做运动,或因孩童身高限制,无法参与一般正常篮球场地的篮框设施,故投篮机就常装设立于室内或室外,例如家中的后院、客厅、卖场、百货公司、电影院、游戏场等等人潮聚集的场所,提供民众投篮训练与休闲娱乐之用。

目前现有的投篮游戏机的篮框结构,将篮框不可移动定于一篮板,例如台湾专利公告第547120「改良型篮球框」,以架板、缓冲组件作为篮球框吸收拉力的构造,然此结构的反弹作用力均无法被吸收或减少,另一种投篮游戏机如台湾新型专利公告M263144「投篮机的篮框移动构造」,以导轨与滑块结构,以曲柄旋转运动,使滑块与篮框的产生线性水平左、右移动的运动,用以增加篮球投入篮框的困难度,以及增加投篮的刺激性与运气因素,然此结构仅能防止该篮框受到球的撞击震动,而产生倾斜移动与损伤变形,而无法改善球与篮球板、篮框的之间反弹力道,以增加进球率。

而现有美国专利公告号第6186991「Resilient basketball goal andmethod of preparing for assembly」,其以篮球框框座与篮板之间定位座,在枢接处设置弹力增加装置,用以作为回复反弹力的组件,但上述结构对制造者而言,在组装时须将篮框已与定位座先行固设于篮球板上,再将枢接处设置弹力增加装置与定位座组合,因此需结合较多零组件,在整体结构上相当复杂,并且增加组装成本费用。且上述的篮球框框座均固定于篮板上,故篮球经投出后触及篮框后即会四处乱弹,常常弹出投篮机之外,使用者必须常常移动去捡球,将造成其相当大的困扰。

有鉴于上述现有投篮机的缺憾,发明人乃思及,应针对投篮机的篮框整体结构做更深入设计,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型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悬吊式篮球架结构,利用简易缓冲悬吊的设计,有效减少篮框的反弹力,防止未投入篮框的篮球不致弹出投篮机之外,并且增加进球的机率,使本实用新型的投篮机达到最佳辅助训练工具与娱乐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吊式篮球架结构,在篮框装设若干数的挂耳与缓冲悬吊装置,该缓冲悬吊装置连接至投篮机支架上,借以该缓冲悬吊装置吸收篮球落在篮框的撞击力及有效减少篮框的反弹力,以防止未投入篮框的篮球不致弹出投篮机之外,并增加进球的机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吊式篮球架结构,在投篮机支架上包含枢接杆,其中该枢接杆具有伸缩设计,用以提供组合及调整投篮机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吊式篮球架结构,其中投篮机支架上包含一导球输送轨道及导球输送轨道支撑杆,其中该导球输送轨道支撑杆用以支撑导球输送轨道,借以将已投入或未投入篮框的篮球,依导球输送轨道输送至使用者手中。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如下:

一种悬吊式篮球架结构,其包含:

一投篮机本体,其上方装设有若干支架,且支架上固定有一篮板;以及

一篮框,其与该支架连接,用以投掷瞄准之用;

其特征在于:该篮框设有若干挂耳与缓冲悬吊装置相互连接,该缓冲悬吊装置连接至该支架上,借由该缓冲悬吊装置吸收篮球落在篮框的撞击力,可达到有效减少篮框的反弹力的功效者。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功效能更明显易懂,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投篮机

11---投篮机支架

12---枢接杆

13---导球道滑板

14---导球道护板

15---挡球缆绳

16---护网

20---篮框

21---挂耳

22---缓冲悬吊装置

30---篮板

40---导球输送轨道

41---导球输送轨道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尚武,未经潘尚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5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